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灰枣新品种"新郑红3号"为试材,检测了白熟前期、白熟期、半红期、全红期的枣果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含量,分析了枣果成熟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以期明确其代谢规律,并为其适时采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枣果生长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酸、氨基酸、矿质元素随着枣果生长逐步积累,维生素C含量逐步减少;糖酸比是影响果实风味口感的重要因素,半红期糖酸比达到最高值73.21,然后显著降低;全红期枣果食用和营养品质俱佳,半红期的枣果食用及营养品质接近全红期品质,考虑到枣果口感与风味和保存,故半红期可作为鲜枣最适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2.
段国秀  贾小旭  白晓  魏孝荣 《土壤通报》2021,52(6):1447-1459
电阻率层析成像法(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RT)已被广泛用于土壤水文过程研究,充分了解ERT在土壤水文学中的应用及进展是研究土壤水文过程的关键。利用科技文献挖掘与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获取的1992—2020年的717篇论文,从国家机构合作、作者合作与共被引、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关键词突发性检测、文献共被引及聚类和文献突发性检测等六个视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0年期间是ERT发展的繁荣时期,ERT技术的发展使得其研究方向从理论向应用转变,研究对象从最初的深层地质勘探向非饱和带水文过程的研究扩展,研究尺度从点尺度向中尺度拓展。ERT在生态水文、农业、地球物理等领域的应用使得其研究方向趋于多元化,在土壤水文过程研究中涉及作物根系吸水、根系对水分的再分配、降雨入渗、优先流和深层土壤水分等。这对于了解地球物理技术-电阻率层析成像法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河南新郑市、新疆托克逊县、新疆若羌县、新疆温宿县的灰枣进行营养成分测定,发现不同产地灰枣的营养成分有差异,气候环境差异越大,营养成分差异也越显著。所测灰枣的品质指标中,维生素含量新疆3个县的与河南新郑的差异不显著;糖分含量新疆3个县的显著高于河南新郑的;矿物质钾含量新疆3个县的显著高于河南新郑的;氨基酸含量河南新郑的显著高于新疆3个县的;所测营养成分含量在新疆3个县间表现相近,差异不显著。种植灰枣要适地适栽,根据种植区域改善土壤条件及管理措施可生产出品质更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4.
利用猪轮状病毒(PoRV)感染仔猪肠黏膜上皮细胞(IPEC-J2)建立损伤模型,研究硫酸小檗碱(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构建目的基因和内参基因的重组质粒,绘制荧光标准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BS对PoRV感染的IPEC-J2中TGF-β_1、EGFR、EGF、IGF_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PoRV能够显著引起IPEC-J2变性和坏死脱落,用BS药物组的IPEC-J2则生长基本良好;同时计算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各因子mRNA表达的差异倍数,显示BS有促进病毒损伤IPEC-J2中TGF-β_1和EGFR mRNA表达,抑制EGF和IGF_1mRNA表达的作用。可见在肠黏膜细胞损伤修复过程中,BS能够显著促进TGF-β_1和EGFR基因表达,但是抑制EGF和IGF_1基因表达,表明BS对各细胞因子在修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时间存在明显差异。BS可能通过调节损伤的肠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调控肠上皮细胞的增殖、转化,对受损肠黏膜起到保护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的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1])。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是一种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由8个基因节段组成,根据AIV表面糖蛋白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矿区煤炭产量占全国70%以上,大规模开采活动导致区域内生态环境退化与土壤侵蚀加剧。然而,当前鲜有矿区土壤侵蚀时空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关系的定量研究,限制了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进展。为了探究矿区土壤侵蚀特征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为黄土高原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以彬长矿区为研究区,利用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分别模拟了矿区全区2003—2019年及沉陷区2014—2019年土壤侵蚀速率,探究了矿区全区及沉陷区土壤侵蚀特征,定量研究了降雨、地形和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3—2019年间,彬长矿区土壤侵蚀速率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年份间差异较大,2003年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侵蚀速率为85.56 t/(hm2·a),2009年侵蚀程度最低,侵蚀速率为15.54 t/(hm2·a)。微度、轻度侵蚀主要分布于城区、黄土塬和河流阶地等平坦地区,其空间分布在不同年份间基本保持一致,其余侵蚀类型主要分布于煤矿开采区、沟壑区及河道周边,且侵蚀强度空间异质性较大。2)2014—2019年间矿区全区及沉陷区土壤侵蚀速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变化。春秋季节土壤侵蚀强度多表现为微度、轻度侵蚀,冬季侵蚀速率接近于0,夏季土壤侵蚀速率为一年中最高,是矿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时段。3)彬长矿区土壤侵蚀速率与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沉陷区土壤侵蚀速率与降雨量、沉陷量及植被覆盖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雨量是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子,且开采沉陷加剧了土壤侵蚀,沉陷区的沉陷量不同,土壤侵蚀程度也不同。该研究方法探明了矿区的土壤侵蚀变化规律及环境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可为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壤侵蚀防治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夏季降水对广西桂林岩溶表层带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揭示岩溶地区碳循环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比夏季降水前后两个时间段的土壤呼吸通量变化特征,统计分析了该阶段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同时对比分析降水完成后土壤呼吸作用恢复过程.[结果]夏季降水导致洼地和坡地20cm处土壤质量含水率增加,土壤温度下降;对20 cm处土壤呼吸作用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下午坡地20 cm处土壤呼吸作用相对洼地同深度的土壤呼吸作用恢复更加迅速.对0 cm处土壤呼吸作用影响不明显.[结论]夏季不同强度降水事件对不同深度土壤呼吸影响不同,而土壤呼吸作用降低是土壤质量含水率增加和土壤温度降低协同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向日葵霜霉病菌越冬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霜霉病六十年代在我国初见,目前仅在黑龙江、吉林和新疆有过报道。据观察,向日葵霜霉菌Plasmopara halstedii(Ferlow)的侵染方式,以苗期的系统侵染为主,在成株期病菌又可反复再侵染。受侵的幼苗,重者枯死,轻者生长矮化、畸形、花盘瘦小,产量降低。 根据我们1980—1981年观察,发现凡是重茬的连作地块发病都重,而换茬或新垦种植的地则病情都轻。考虑到霜霉病的发生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用地和农民的宅基地被征用,用以投资建厂或基础设施建设等,由此产生的失地农民补偿和保障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地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失地农民对补偿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补偿机制的选择与建立是否科学,以及是否从根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真正需求。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具体了解了当地失地农民对补偿方式和标准的选择、安置房的分配等方面的满意度,并且分析出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而为政府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提供建议,努力提高失地农民补偿满意度,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调查结果表明,榆中县连搭乡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整体呈满意状态,因个体差异,部分失地农民对补偿满意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土壤、植被、地形等要素,建立黑河上游土壤水文观测体系,收集代表黑河上游区域特征的36个定位观测点土壤水分数据和12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采用经典统计方法揭示祁连山区区域尺度上7种土地覆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和植被特征是影响生长期土壤水分的主要因素。降水量大的土地覆被类型上土壤水分值较高。同时土壤水分值越低,降水补给和蒸散发消耗所引起的相对波动就越大,导致其变异性越大。由于植被根系对土壤水分的显著影响,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的土壤水分值在剖面各层变化不大,而农田、草甸、灌丛、林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值随深度变化较明显。草甸、灌丛、裸地土壤水分整体均在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农田和高盖度草地土壤水分均呈现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除灌丛外,存在春季变异最大,夏季次之和秋季最小的规律。降水是导致土壤水分值和变异系数在夏、秋季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土壤冻融过程则是导致其在春季变化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祁连山区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季节变化特征,与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降水条件、植被特性和人工影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