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宣化县尜尜枣品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尜尜枣全红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纵径/横径均高于同期测定的小枣;尜尜枣在半红期和全红期可溶性糖、有机酸、Vc含量均差异不显著,尜尜枣在半红期已具备品种的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2.
沧蜜1号是我们从河北省沧州枣树品种资源中选出的枣加工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7.2g,最大单果重35.2g;果皮黄白色,果顶凹,果点大、白色;果皮薄,果核长椭圆形;果肉白绿色,肉质疏松,汁液少,风味甜酸;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00%左右,完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34.20%,可食率97.70%;白熟期采收适宜加工;在河北省沧州地区,果实8月中旬白熟,9月上中旬完熟。2008年12月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摘袋时期处理对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摘袋时期对果实色泽、光洁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以及糖酸比均有影响,但不影响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综合各项指标,甘肃地区“红富士”苹果适宜的摘袋时期为9月下旬,此期内摘袋并适期采收,果实着色鲜艳,光洁度好,硬度大,糖酸比适中,口感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4.
对冬枣和金丝小枣的花和不同生育阶段果实中低聚糖和多糖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表明,低聚糖出现的时期和种类及多糖的单糖组成和含量变化趋势,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在2个品种的花和幼果中未检出低聚糖;金丝小枣在果实白熟期检测到大量的二糖(蔗糖)并随果实进一步成熟含量持续上升;冬枣则在白熟期前3周即可检测到大量的二糖,并随着枣果的成熟出现了三糖和四糖。多糖含量随枣果发育逐渐增加,其中金丝小枣的多糖在白熟期以前变化平稳,之后呈近直线上升趋势;冬枣的多糖则在整个枣果生育期中一直呈缓慢上升趋势。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和含量也均随枣果发育呈递增趋势,在枣果半红期以前只检测出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以果糖含量最高;半红期后又检测出了甘露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但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采收时间和套袋与否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确定‘红富士’苹果的最佳采收时间和推行无袋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南冷凉高地苹果主产区云南省昭通地区的‘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不同采收时间及果实套袋与否的样品进行了果实成熟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水分含量、固酸比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各个样品之间的品质差异。【结果】(1)套袋果实固酸比低于不套袋果实,不套袋果实内在品质、风味均优于套袋果实。(2)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采收时间越晚,果实风味越佳。9月中旬为‘红富士’苹果可采成熟时期,10月上旬为果实的可食成熟时期,10月中旬为果实的生理成熟时期。(3)各个时期,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均有较好的内在品质,内在品质指标均能达到国家《鲜苹果》质量标准,酸甜适度,属于苹果中的优质果品。(4)各个采收时间的套袋果实成熟期比不套袋果实成熟期均提前1周左右。(5)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采收的果实,平均固酸比和糖酸比分别达到56.1和54.5,普遍具有糖心现象,内在理化指标组合及口感风味最佳,是昭通‘红富士’苹果鲜食果实的最佳采收时间。【结论】套袋与不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均较好,没有差异。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自然生态角度考虑,在该地区可以逐步取消苹果套袋。生理成熟期以后的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低纬度、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富士’糖心苹果品质极好。  相似文献   

6.
提高鸭梨风味品质技术近年由于大部分梨产区盲目追求产量,忽视了质量,导致鸭梨品质下降,风味变淡,影响了市场销路,甚至出现卖果难现象。鸭梨果实风味主要由糖酸含量和糖酸比决定,优质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应在12%以上,全糖含量7%~8%,酸含量0.17%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四川西昌以"金艳"猕猴桃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动态及不同采收期(谢花后153 d、168 d、183 d和198 d采摘,记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果实软熟后品质。结果表明,金艳猕猴桃在西昌一般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果实(纵横径)生长呈前期逐渐增大,后期趋于平稳的变化,谢花后59 d内为果实快速膨大期,谢花后101 d进入生长停滞期。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糖酸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早期(Ⅰ期和Ⅱ期)采收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和总氨基酸偏低,淀粉和粗纤维较高;晚期(Ⅲ期和Ⅳ期)采收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较高,淀粉和粗纤维较低,风味更浓,口感更佳;Ⅳ期采收的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但采收较晚不利于当年鲜果销售。作为鲜果,最佳采收期为Ⅲ期,Ⅱ期和Ⅳ期可作为备选采收期;作为保健品加工原料,最佳采收期为Ⅳ期。  相似文献   

8.
试验对常规与有机栽培的"脐红"猕猴桃进行研究,从刚采收的鲜果(可溶性固形物6.5%)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到腐烂,每间隔7d测定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分析脐红猕猴桃在后熟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动态,有利于指导人们在果实营养品质最佳时食用。结果显示,该猕猴桃果实从采收成熟度向生理成熟度过渡时,果实硬度和总酸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维生素C先升高再降低;有机栽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贮藏品质都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筛选高品质风味番茄品种,明确优质番茄品质指标,在日光温室对22个不同番茄品种果实 的商品性状、风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所测指标量化分析,构 建番茄果实的综合评价体系,依此确定了高品质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影响番茄品质指标的权重排序 为:番茄红素>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硬度>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糖酸比>单果质量> 果形指数,其中番茄红素、可溶性糖权重和为0.646 4,是决定番茄果实营养品质的最主要指标。依据果 形指数、单果质量及硬度指标筛选出商品性状较好的品种为瑞星五号、意佰芬-5、中杂302;依据可溶性 固形物、有机酸、糖酸比及可溶性糖含量指标筛选出风味品质较好的品种为惠福、嘎啦果、吐尔奇;依 据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及番茄红素含量指标筛选出营养品质较好的品种为惠福、京番309、吐尔奇。基 于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京番401、瑞星大宝、金棚八号、京番309及普罗旺斯5个品种为优 质高产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枣果的采收及贮藏保鲜技术宋宪军唐福霞唐春玲申亚(河南省新郑市枣树研究所·451150)(新郑市林业局)1采收(1)枣果的成熟过程。枣果在成熟过程中,不断积累营养物质,按果皮颜色和肉质的变化情况,果实成熟过程可以划分为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3个阶段。白...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风味甜瓜果实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风味4号、风味5号甜瓜为主要试材,雪里红甜瓜为对照,比较不同品种甜瓜果实品质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雪里红单瓜质量达到2 kg以上,属于大果型,风味4号和风味5号属于中小果型.风味5号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风味4号的游离氨基酸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雪里红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而糖酸比则是风味5号居中,雪里红最高,风味4号最低.风味4号的蔗糖和有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风味5号果糖含量最高,雪里红的柠檬酸含量仅为风味4号的1/3、风味5号的1/2.风味4号的17种游离氨基酸和氨基酸总含量普遍高于风味5号和雪里红,而风味5号与雪里红的氨基酸成分与含量相当.综合比较,风味5号甜瓜果实大小、酸甜口感适中,营养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枣中早熟鲜食新品种阎良脆枣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良脆枣是我们从西安市阎良区观山镇丁家村农家庭院发现的枣中早熟鲜食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21.0g,最大单果重34.0g;果实紫红色,果面不平;果皮中厚,果肉浅绿色,肉质致密、细脆,汁液中多,风味酸甜,品质佳;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00%,全红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3.00%,总酸含量0.625%,维生素C含量3680.00mg/kg,可食率95.50%,3~5℃贮藏60天的好果率为95.40%;在西安市阎良区,果实9月上旬成熟;抗枣缩果病和枣炭疽病,抗裂果。2006年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国内各地鲜食枣产区枣品种普遍存在白熟期不能食用的缺陷,而且大多数品种脆熟期品质不及冬枣。我们利用冬枣自然杂交后代,通过实生选种,选育出结果习性好、裂果较轻、无果实病害、无采前落果的高品质鲜食枣新品系——冬枣新2号。该品系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3%,完熟期可达36%,品质优良。1选育经过2010年,我们在江苏省泗洪县五里江农场华夏星火果树园艺场南方枣改良中心的枣树选  相似文献   

14.
本文测定了参加国家鲜食番茄品种生产试验(区试)的22个品种以及全国征集到的29个传统优质番茄品种的部分品质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计算糖酸比,并分别对比了粉果和红果品种间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区试品种与传统优质品种相比,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等品质性状有不同程度地下降;现在的番茄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前期品种相比差别不大,由4.7%下降至4.6%。  相似文献   

15.
冬枣新2号为冬枣自然杂交实生选种获得的高品质鲜食枣新品种,果个大,平均果重15g,白熟期可溶性固形物达23%,完熟期可溶性固形物36%,可食率96%,尤为珍贵的是果实进入白熟期鲜食品质已达上等上级水平,该品种为国内现已知鲜食枣品种群中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果实进入白熟期鲜食品质达上等上级品级水平的品种!脆熟至完熟期鲜食品质达极等水平的优异鲜食枣新品种!早实丰产、结果能力强、抗病、抗裂、无采前落果现象,耐瘠薄,在江苏省栽培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孙焕顷 《北方园艺》2012,(16):19-20
对同一栽培管理的果园长、短枝"红富士"果实外观及营养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枝"红富士"苹果较短枝口感好、风味纯正、酸甜适宜,营养高,外观漂亮,但固形物含量较低,不耐挤压;研究表明,口感的甜度主要取决于果实中果糖含量,而不是总糖含量,酸度主要取决于果汁中pH,而不是糖酸比。  相似文献   

17.
为寻求适于灵武长枣的保果措施,以喷清水为对照,比较分析了花期喷施不同浓度(10、20、30、40 mg/kg)赤霉素(GA_3)和环割(2年生以上主枝环割1圈)处理的灵武长枣的1年生主枝枣吊叶片净光合速率、枣吊生长、着果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GA_3和环割提高了1年生主枝叶片光合作用。10和30 mg/kg GA_3处理显著促进1年生主枝枣吊的伸长和加粗生长;环割处理对枣吊长度和粗度无影响。20~40 mg/kg GA_3和环割能显著提高着果率,但降低了果实横径、单果质量。GA_3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环割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无显著影响。喷施GA_3和环割对果实品质有不利影响,环割对果实品质不利影响小于GA_3,喷施GA_3对果实品质的不利影响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建议生产采用环割技术来调控树体生长保果,喷施GA_3保果时浓度应控制在20 mg/kg左右。  相似文献   

18.
基于159个品种的苹果鲜榨汁风味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聂继云  李海飞  李静  王昆  李志霞  毋永龙 《园艺学报》2012,39(10):1999-2008
 以159个苹果品种为试材,探讨了鲜榨汁风味、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及糖酸比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苹果鲜榨汁风味的适宜定量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苹果鲜榨汁风味值、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离散度不同,变异系数在12.2% ~ 60.7%;鲜榨汁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符合正态分布,在去掉两个拖尾品种后可溶性糖含量也符合正态分布,风味值近似正态分布;风味值、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一元线性关系或幂函数关系,决定系数(R2)高达0.8811 ~ 0.9740;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均为苹果鲜榨汁风味的适宜定量评价指标,其中以可滴定酸含量指标最为简便和准确;鲜榨汁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均可划分为5级(对应的鲜榨汁风味分别为甜、酸甜、酸甜适度、甜酸和酸),5级的平均品种比例分别为3.35%、20.55%、40.67%、22.64%和12.79%。  相似文献   

19.
孙文元  李俊英  杨红旗 《北方园艺》2021,(9):177-180,封2
'曙光5号'和'曙光6号'金丝小枣是从枣生产果园群体中选育出的良种.2个品种的果实均为大果型,深红色,有光泽,抗裂果,'曙光5号'单果质量12.64 g,可食率95.08%,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7%,维生素C含量3.21 mg·g-1,总糖含量24.6%,制干率54.6%;'曙光6号'单果质量12.25 g,可食率95.13%,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9%,维生素C含量3.07 mg·g-1,总糖含量25.3%,制干率55.1%.'曙光5号'和'曙光6号'在沧州区域物候期相同,萌芽期正常在4月中旬,始花期6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进入盛花期,白熟期在9月下旬,10月中旬成熟,11月中下旬为落叶期.适合在河北省金丝小枣适宜生长区域栽培.  相似文献   

20.
‘曙光5号’和‘曙光6号’是从‘金丝小枣’园群体中选出的枣抗裂大果型新品种,均为大果型,深红色,有光泽,抗裂果。‘曙光5号’单果重12.64 g,可食率95.08%,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7%,总糖含量24.6%,可滴定酸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3 270 mg/kg,制干率54.6%。‘曙光6号’单果重12.25 g,可食率95.13%,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6.9%,总糖含量25.3%,可滴定酸含量0.32%,维生素C含量3 010 mg/kg,制干率55.1%。在河北省沧州市,这2个品种果实均在9月下旬进入白熟期,10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