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FP标记生防细菌B579及其定殖能力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标记靶标微生物是目前研究微生物和宿主互作的重要手段。在本研究中,作者用电击转化的方法将携带质粒gfpmut3a基因的穿梭载体pGFP4412导入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579中,并得到成功表达GFP的枯草芽孢杆菌B579-gfp。用抗生素平板回收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对枯草芽孢杆菌B579-gfp在盆栽的黄瓜根表定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标记菌株在激发光波长为488 nm的蓝光下可观察到亮绿色的荧光;B579-gfp菌体能够定殖在黄瓜根部,在根基部和中部都有菌体聚集而形成膜状结构,在根的分叉和根冠处可观察到大量B579-gfp定殖;浸种、蘸根以及灌根接种均可回收到大量的B579-gfp,分别为4.0×103、1.0×104和2.0×102 cfu/g。  相似文献   
2.
植物化感物质及其释放途径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生物体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即化感物质在生物体之间传递信息并导致生物体相互作用,这称为化感作用。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近年来十分活跃,化感作用物质主要来自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该文介绍了化感作用的定义、化感物质种类及化感物质释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除草剂在定植果园中及果园苗圃中的施用时期、用量等使用技术,在生产中应采取土壤封闭──选择除草──一次性灭杀配套措施及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晚稻浸种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对晚稻进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在25、50、100mg/kg 3个剂量下晚稻浸种48h,冲洗沥干后,播种育秧,可控制水稻秧苗徒长,增加分蘖,进而提高水稻产量.但是,要严格控制浓度,一般为25mga.i./kg.  相似文献   
5.
10%单嘧磺酯WP防除冬小麦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证实,10%单嘧磺酯WP可有效防除冬小麦田的藜和播娘蒿等一年生及越年生阔叶杂草,防效与10%苯磺隆WP相当或优于该对照药剂,且对冬小麦安全,无任何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义、特点、研究应用的现状及其较新的研究应用领域,提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未来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46%苯磺隆·麦草畏可湿性粉剂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阔叶杂草生长期茎叶喷施能有效地防除藜、播娘蒿、複草、荠菜等一年生及多、越年生阔叶杂草,用量120~240 g/hm2对小麦产量无不良影响.建议在冬小麦田中应用剂量以商品量195 g/hm2左右为宜,施用时可根据杂草生长情况适当增减用药量.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土壤封闭处理对棉花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的试验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对棉花田主要杂草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07.5、810、1012.5、1620 g a.i./hm2条件下,药后40天总鲜种防效为86.1%、91.7%、96.7%、99.3%,防治效果较好,棉花的增产率为26.04%~28.87%。因此,27%二甲戊灵·砜吡草唑乳油可采用土壤喷雾防除棉田杂草,对棉花安全,推荐剂量为607.5~1012.5 g a.i./hm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天津市小麦田荠菜种群对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情况及可能的抗性机理,本研究在天津市静海区、武清区、宝坻区及蓟州区等荠菜发生严重地区的小麦田共采集到6个荠菜种群,采用整株水平测定法测定了6个荠菜种群对双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并扩增、比对了其靶标乙酰乳酸合成酶 (ALS) 基因部分片段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荠菜种群对双氟磺草胺均产生了高抗性,抗性倍数在11.4~47.2之间。对抗性和敏感种群的ALS基因片段进行测定比对发现,6个荠菜种群ALS基因197位氨基酸均由脯氨酸 (CCT) 突变为丝氨酸 (TCT),该突变可能是导致荠菜种群对双氟磺草胺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选用 33%菜草通乳油在韭菜、大葱、大蒜等蔬菜上进行土壤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菜草通能有效防除稗草、马唐、狗尾草、藜、马齿苋、反枝苋等一年生单子叶及部分双子叶杂草 ,在设定计量范围内 ,防效可达 85 % ,且对蔬菜生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