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6篇
  免费   1123篇
  国内免费   2609篇
林业   2730篇
农学   3447篇
基础科学   2058篇
  3780篇
综合类   6720篇
农作物   1171篇
水产渔业   944篇
畜牧兽医   3161篇
园艺   758篇
植物保护   122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1008篇
  2020年   950篇
  2019年   878篇
  2018年   612篇
  2017年   941篇
  2016年   816篇
  2015年   1095篇
  2014年   1114篇
  2013年   1261篇
  2012年   1547篇
  2011年   1434篇
  2010年   1473篇
  2009年   1220篇
  2008年   1230篇
  2007年   1195篇
  2006年   1188篇
  2005年   989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60篇
  2001年   362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505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49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261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制备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降低柑橘红蜘蛛防治的单剂用药量和生产成本,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方法] 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粒径、黏度、分散性、pH、冷贮和热贮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进行了筛选。[结果] 确定了40%联苯肼酯.乙螨唑悬浮剂优化配方:联苯肼酯原药25%,乙螨唑原药15%,AEO 2%,D1002 2%,木质素磺酸钠6%,乙二醇5%,黄原胶0.1%,去离子水补足100%。该悬浮剂施用30 d后对柑橘红蜘蛛的防效仍达到90.1%。[结论] 该配方复配比例合理,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对柑橘红蜘蛛的田间防治效果优异。试验结果可以为联苯肼酯和乙螨唑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郭萌  王怡 《吉林农业科学》2021,46(3):111-115,144
茶主题农旅小镇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精准脱贫、加快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陕南秦巴山区的商南富水茶坊小镇为例,运用AHP-SWOT研究方法,构造战略四边形,计算战略类型方位角,绘制茶主题农旅小镇发展战略类型、强度图谱.研究结论表明:商南县富水茶坊小镇的战略系数p大于0.5,发展战略类型为机会型开拓战略.基于此,商南县富水茶坊小镇应紧抓政策机遇,严格质量标准,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文化内涵,引进专业人才,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实现贫困农户增收减贫.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马铃薯致病疫霉侵染马铃薯导致其死亡,进而造成马铃薯单位种植产量低的问题。本文从拮抗菌入手,归纳分析细菌类拮抗菌中的主要拮抗菌中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粘细菌对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拮抗菌应用方面,可以采用多对一的新型平板对峙筛菌模式来模拟复杂条件下拮抗菌的拮抗作用,以期得到稳定的拮抗菌;并指出应从定植能力和根际微生物影响方面对拮抗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此外,提出未来对拮抗菌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探究应从表型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面,以期能成功从源头找寻抑制马铃薯致病疫霉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强化型EM菌剂对金针菇菌糠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EM菌剂在菌糠堆肥中的应用效果,加速腐熟进程,改善堆肥质量,采用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SNH-7、蛋白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NK-103与EM菌剂进行复配,研制强化型EM菌剂,并研究其对菌糠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EM菌剂相比,接种强化型EM菌剂的处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代谢更加旺盛,温度、pH、EC值、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C/N、腐植酸和黄腐酸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幅度更大,腐熟进程加快;成品堆肥的GI提高,C/N降低,总氮、硝态氮、总腐植酸和游离腐植酸的含量升高,生物安全性更好、肥效更高。说明在EM菌剂中补充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蛋白酶高产菌株,可强化其对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在无辅料、高C/N、低pH的不利条件下,添加该菌剂能加速堆肥进程,提高堆肥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 300~1 400 m处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腐殖质质量分数,分析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阔叶混交林、竹林、杉木林次之;胡敏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杉木林最低;富里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竹林最低。除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无统一规律外,4种林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蔗糖酶活性土壤随土层加深皆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土壤密度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除磷酸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外,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腐殖质特征的影响较土层深度更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全省平均以及各气候带光能、热量、水分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使用云南115站及6个气候带代表站1961—2018年的气候要素计算各地农业气候资源统计量。结果表明,光能资源变化以减少趋势为主,出现显著突变,各气候带太阳辐射变化可能会引起云南太阳辐射高低值中心发生变化,2009年以来辐射明显增加可能会导致太阳辐射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热量资源一致显著增加,喜凉及喜温作物的活动积温、积温持续时间及无霜期长度均显著增加,并且呈现初日提前、终日推后的趋势,对作物生长有利;水分资源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尤其21世纪以来下降趋势明显,亚热带地区暖干化现象突出,干旱风险等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叶面滞尘会影响植被光谱特征,削弱植被指数对植被的响应能力,影响反演评估的准确性。为探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常见常绿绿化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方法  从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采集叶片样本,并收集环境灰尘。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ASD FildSpec Handheld光谱仪测量不同滞尘量叶片的高光谱数据,选取5个特征波段,通过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叶面滞尘量对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滞尘量对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  结果  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植被光谱曲线特征逐渐减弱,灰尘的特征逐渐增强,但光谱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光谱曲线的基本表现为灰尘的光谱特征。当叶面滞尘量较少时,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随着滞尘量的增加,所有模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减小;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预测模型对叶面滞尘量的模拟预测能力将更差,并且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模拟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逐渐降低。光谱角对滞尘叶片350 ~ 1 770 nm波段区间的光谱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叶片光谱角检测滞尘程度不需要分区域讨论,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可为建立滞尘植被光谱反射物理模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石油生产装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其规模数量巨大,所以易燃易爆化学产品引发火灾事件屡屡发生。所以需要对自动报警系统进行严格的管控,从而保证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性。因此,针对由PCL做核心控制器的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化做出描述,并与消防系统联动控制的同时对其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小麦生长发育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总结近年来农业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分别从浇扬花灌浆水、病虫害防治、防止倒春寒和预防干热风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以期为小麦后期管理提供参考,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们要快速得到高产高质粮食的要求迫切,大量使用化肥,导致了有害物质残留,土壤或水污染,土壤板结或某些营养元素相对匮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是土壤内常见的共生结构,由AM真菌(AMF)与土壤根系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其可通过分泌代谢物,增大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调节某些土壤元素存在形式等多种途径,影响植物对土壤元素的吸收转运。硫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可由于植物对S的需要并不如N,P,K大量,现代农业在对土壤进行施肥过程中往往将其忽略,因此土壤缺S正逐渐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主要对AMF影响植物吸收土壤元素的途径及生理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并根据其作用方式特点进一步分析AM共生对植物吸收转运硫素的影响,指出AMF作为生物化肥的可行性,以期为解决现代化肥的替代问题以及土壤缺硫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