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为了研究南疆地区规模化全舍饲养殖模式下驴消化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评价目前规模化全舍饲驴养殖场所采用驱虫方案的效果,本试验采集阿克陶县和泽普县4个规模化全舍饲养驴场917头驴(n=917)的粪样共1 834份,运用虫卵形态观察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对优势虫种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PCR方法鉴定体内排出的主要成虫;同时,根据养殖场现行驱虫方案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驴群进行2次伊维菌素驱虫试验,连续观察5 d,记录排虫情况并计算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结果显示:镜检观察到6种消化道寄生虫;经PCR鉴定体内主要排出马副蛔虫。4个规模化养殖场中,马圆线虫、毛细线虫、马副蛔虫和细颈线虫为驴消化道优势虫种,其冬春(夏秋)平均感染率分别为67.5%(79.6%)、52.9%(71.3%)、40.9%(45.3%)和14.5%(15.7%),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夏秋季节毛细线虫、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显著高于冬春季节(P<0.01);寄生虫感染率与驴年龄存在相关性,夏秋季节驴驹马圆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极显著高于成年驴(P<0.001),冬春季节驴驹马圆线虫、毛细线虫和马副蛔虫感染率均显...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危害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是受影响最大的器官[1].目前该病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呈世界性分布[2].法氏囊是鸡的中枢免疫器官,一旦受到损害,会引起免疫抑制,使鸡群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氏病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的反应能力下降[3],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IBD的诊断一般主要依赖于病理解剖学,观察胸肌、腿肌、法氏囊及腺胃等处的典型病变.而肾病变为主的IBD,单纯靠病理解剖很难做出诊断,需要用实验室方法确诊.最近本院门诊遇到一例以肾病变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病例,通过琼脂扩散法确诊为IBD,用高免蛋黄液注射配合中药“法贝灵”饮水治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发病情况2010年9月10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安宁渠某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20日龄雏番鸭下架后开始发病.据畜主介绍,16日龄前,鸭群精神、食欲均正常,无死亡.17日龄个别雏鸭无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18日龄死亡增加至20余只,鸭群采食量开始急剧下降,到我处诊断时已经死亡80余只.  相似文献   
4.
林场接诊一例6月龄骆驼以吞咽困难、逆流食物为主要症状的病例,通过触诊、投胃管、X线造影检查,确诊为颈部食道下1/3处破裂。采用外科手术缝合破裂食道及术后连续5 d抗菌消炎补能量后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骨折病例进行了统计,挑选出10例典型病例,其中5例外固定,5例内固定。外固定治愈4例,内固定治愈4例,治愈率为80%。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了常规的操作技术,为以后的临床诊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新疆某奶牛场奶牛流产病因.[方法]采集的19份血清样品和4份牛流产胎儿脑组织进行布氏杆菌病凝集实验、弓形虫PCR检测和新孢子虫病ELISA方法检测,参考GenBank登录的犬新孢子虫种Nc-5序列[1],设计引物,建立新孢子虫病的PCR检测方法.[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该牛场布氏杆菌病与弓形虫病感染均呈阴性,新孢子虫病感染率为14.3;(2/19).新孢子虫PCR诊断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7℃,灵敏度为35 pg/μL.用建立后的PCR方法检测流产胎儿,感染率为50.0;(2/4).[结论]新孢子虫病是导致该厂奶牛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夏、冬两季猪源葡萄球菌耐药情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比较夏、冬两季某规模化养猪场猪源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分别在夏、冬两季对猪场同一猪采集其直肠肛拭子样和鼻腔鼻拭子样,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葡萄球菌进行临床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夏季鼻腔分离的葡萄球菌对阿米卡星、氟苯尼考、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冬季分离的鼻腔菌。夏季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苯唑西林、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利福平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冬季分离的直肠菌。且夏、冬两季鼻腔分离的葡萄球菌多药耐药种数在0~9耐均有分布,夏、冬两季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多药耐药种数在1~9均耐有分布。冬季鼻腔分离的葡萄球菌6耐的多药百分率显著高于夏季分离菌的多药百分率(P<0.05),冬季直肠分离的葡萄球菌8耐的多药百分率显著高于夏季分离菌的多药百分率(P<0.05)。结果表明,夏、冬两季猪不同部位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大多数被检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情况不同,其耐药率与养殖场季节性用药呈现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病原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血液涂片镜检等方法对新疆库尔勒某马场梨形虫病病例进行诊断,同时对该马场其余12匹临床表现正常的马进行血液涂片镜检,其中5匹被确诊为隐性感染。针对该马场马匹的发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效果显著,为马梨形虫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环形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牛环形泰勒病的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牛环形泰勒虫裂殖子的表面抗原(Tams1)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地方阳性病例提取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出目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分析后,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牛环形泰勒虫病的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与已知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该方法检测与牛的其他血液原虫无交叉反应,其最低检出限量为1.6×102 copies/μL.应用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新疆吐鲁番市周边疑似地区419份牛全血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为52.3; (219/419),而血液涂片检出率为43.7;(183/419).[结论]建立的牛环形泰勒虫PCR快速诊断方法具有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分子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为了调查新疆伊犁某牛场饮水、饲料和粪样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饮水源、饲料源、牛粪源样品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25份牛场饮水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0%(25/2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0%)、氨苄西林(4.0%)、诺氟沙星(4.0%)、恩诺沙星(8.0%)和安普霉素(8.0%)5种抗菌药物耐药;72份牛场饲料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65.3%(47/7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6.2%)、氨苄西林(19.1%)、诺氟沙星(4.3%)和安普霉素(4.3%)4种抗菌药物耐药;80份牛粪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0%(80/80),对阿米卡星(12.5%)、氨苄西林(7.5%)、恩诺沙星(7.5%)、庆大霉素(5.0%)、诺氟沙星(2.5%)、环丙沙星(2.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3%)和头孢噻呋(1.3%)8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安普霉素敏感。该牛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一般,但中介率较高,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免使用不敏感和中介率高的抗菌药物,养殖场饮水和饲料有被耐药大肠杆菌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