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这在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随之而来还有更大挑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壮大也会拉大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而学校有责任与义务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的高端人才,故此学校要不停地改善信息时代的计算机教学,紧跟时代的脚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本文分析了高职技术院校中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特点,找出其中不完善的地方,制定相对应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四川西北部高寒草甸草地的5种潜在生态草种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草种不同生育期的粗水分、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含量不同.其中赖草的干物质、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川草Ⅰ号、川草Ⅱ号、垂穗鹅冠草和硬杆仲冰草等4种草.5种草不同生育期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各草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粗水分、粗灰分、蛋白质、粗脂肪以及钙、磷含量明显高于结实期,而粗纤维、干物质和除赖草外的无氮浸出物含量则相反.表明在利用这些草种的过程中应抓好分蘖期的管理工作,以达到充分利用其饲用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熊显荣  王艳  李键  熊燕  字向东  邱翔 《畜牧兽医学报》2019,50(12):2440-2448
旨在探索SIRT1在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老化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在体外成熟液中分别添加SIRT1特异性激动剂SRT2104(SRT组)和特异性抑制剂Inauhzin(INZ组),牦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培养24 h后,观察卵丘细胞的扩展和第一极体的排出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检测体外培养24与36 h后卵母细胞内的ROS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体外培养24与36 h后卵母细胞内SIRT1、FOXO3a、SOD2以及Bax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24与36 h后的牦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并统计其卵裂率与囊胚形成率。结果显示,体外培养24 h,SRT组的卵丘细胞扩展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NZ组的卵丘细胞扩展程度和第一极体排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增加,卵母细胞内的ROS水平显著增加(P<0.05);添加SRT2104能显著抑制卵母细胞中ROS水平的积累(P<0.05),而添加Inauhzin则显著上调卵母细胞内的ROS水平(P<0.05)。体外培养24 h后,SRT组SIRT1、FOXO3a与SOD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但Bax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NZ组的SIRT1、FOXO3a与SOD2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Bax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牦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SRT组的卵裂率与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INZ组和对照组(P<0.05);卵母细胞体外培养36 h后,INZ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表明,SIRT1参与了牦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在体外培养液中适当添加SIRT1激动剂,有利于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缓解老化,同时改善早期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梅  邱翔 《畜禽业》2007,(2):15-17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内最重要的生理性细菌之一,在微生物学上属于原籍菌,它与其他生理性细菌成员构成了微生物群落,并与宿主构成一个微生态系统,它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生物拮抗、免疫调节和营养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双歧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专性厌氧菌,具有革兰氏阳性菌的典型生物学特征。本文就双歧杆菌的生物学特征、生理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犬瘟热的临床与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病毒性疾病。CDV能使食肉目犬科、貂科和浣熊科的多种动物自然感染和发病。近年来,陆续有其他动物发生CD的报道,尤其是国宝大熊猫和猕猴等珍稀野生动物CD的发生,引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民族大学南门侧草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天胡荽、繁缕、蛇莓等5个代表性物种的种间相遇机率(PIE)及密度(D)、盖度(C)、频度(F)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物种密度大时,株丛个体大小与盖度呈正相关,株丛呈随机分布则频度较大,株丛呈群聚分布则频度不一定高.而盖度大时,频度大小亦与株丛分布的均匀度有关.据PIE分析,以蛇莓和草地早熟禾最大,其次为风轮草,再次为天胡荽、白三叶,最小的为甘油菜,符合实际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以蚕沙代替精料对山羊肉中氨基酸的组成是否有影响,试验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乐至黑山羊肉中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乐至黑山羊背最长肌(鲜肉)中氨基酸含量约为152 mg/g,含量高的氨基酸主要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约为36%,用50%或100%的蚕沙代替精料对乐至黑山羊背最长肌中氨基酸的组成未见显著影响。说明蚕沙可作为精料替代品应用于山羊饲养。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KLF5在山羊不同组织和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的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特性,利用降落PCR克隆山羊KLF5基因cDNA序列,通过各种在线工具分析山羊KLF5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KLF5基因在山羊不同组织和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的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克隆获得山羊KLF5基因序列1 735 bp,其中包括1 365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8 bp的5′非翻译区(UTR)和362 bp的3′UTR。蛋白预测显示,山羊KLF5编码454个氨基酸,合成不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组织表达谱显示KLF5基因在山羊心、肝、脾、肺、肾、背最长肌、皮下脂肪和腹间脂肪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除腹间脂肪外的其他组织中的表达(P0.05)。同时,细胞时序表达谱表明KLF5在分化的山羊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且在诱导分化第5天时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第0天的表达量(P0.05)。研究结果发现,具有3个锌指结构域等复杂结构的KLF5蛋白可能在山羊肌内脂肪细胞分化后期发挥正向的调控作用,并促进山羊肌内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9.
分别于冷、暖2季,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高原型藏系绵羊血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用火焰原子光谱法测定血浆铜含量,以及对血浆铜含量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冷、暖2季血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分别平均为169.867 2,278.612 8 U/mL,血浆铜含量相应分别平均为1.863 0,2.105 2μg/g,二者均为暖季极显著高于冷季(P<0.01);血浆铜含量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782 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分别于冷、暖2季,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高原型藏系绵羊血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用火焰原子光谱法测定血浆铜含量,以及对血浆铜含量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冷、暖2季血浆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分别平均为169.8672,278.6128U/mL,血浆铜含量相应分别平均为1.8630,2.1052μg/g,二者均为暖季极显著高于冷季(P〈0,01);血浆铜含量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相关系数为0.782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