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505篇
农学   297篇
基础科学   370篇
  225篇
综合类   2463篇
农作物   293篇
水产渔业   276篇
畜牧兽医   1401篇
园艺   445篇
植物保护   2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6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楼房养猪除臭技术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楼房养猪相较于传统平房养猪,占用面积更小,可节省用地60%以上。楼房养猪同时方便集中管理,易于采光通风和保暖;但是楼房养猪也有明显的缺点,相较于传统的平房养猪,楼房养猪作为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养猪的集中表现模式,建造及运营维护成本相对较高,消毒及防疫工作较为困难。高楼环境易于通风的同时,猪舍的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猪舍给空气带来的污染不仅会影响猪舍内外的空气质量,同时还会影响猪只的繁殖、生长和发育,并将会对养殖人员与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必须采取相应完善的系统科学措施,处理楼房养猪中的空气除臭问题,保证生猪生活环境的清洁。文章通过结合平房养猪以及楼房养猪的特点,浅谈一下楼房养猪的除臭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以辽宁省11个种源(白石砬子(D)、凌源市青龙河自然保护区(L)、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LT)、庄河市仙人洞镇(P)、本溪市清河城镇(Q)、新宾县苇子峪林场(X)、西丰毕家沟(XB)、阜新彰武县章古台镇(Z)、清原县湾甸子镇(W)、西丰任家沟(XR)、西丰大十银沟(XD))的112个蒙古栎家系的种子为材料,对其种长、种宽、单粒种子质量、种壳质量、种壳厚和种仁质量等6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各性状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为11.61%~51.43%,各家系遗传力变化于0.89~0.99,属于高遗传力,有利于家系的评价选择;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除种壳厚外,种长、种宽、单粒种子质量和种壳质量对种仁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种子性状对种仁质量的直接作用大于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最大的为单粒种子质量,其次为种壳质量。间接作用最大的为种壳质量通过单粒种子质量对种仁质量的负影响,其余间接作用较小。利用综合评价法,以5%的入选率对各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家系D_(17)、W_(11)、W_1、W_8、D_5和W_(12)入选,入选家系种长、种宽、单粒种子质量、种壳厚、种仁质量和种壳质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50%、11.11%、31.40%、-12.16%、38.61%和4.49%。以20%的入选率对各种源进行综合评价,种源W和WB入选为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4.
5.
克隆了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Na~+/H~+-exchanger基因,其cDNA序列全长3 624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 886 bp,可编码96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10.8 kDa和7.42,具有信号肽和典型的Na~+/H~+-exchanger蛋白结构域,含12个跨膜α螺旋。拟穴青蟹Na~+/H~+-exchanger的氨基酸序列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一致度最高,达到84.9%;该基因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精巢、鳃等;该基因在受精卵时期表达水平最高,大眼幼体时期次之。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在低盐(盐度7和17)胁迫过程中,Na~+/H~+-exchanger基因在20 min表达水平最高,之后基本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在高盐(盐度37)胁迫(20 min~2 h)期间,该基因表达水平先下降再逐渐上升。Na~+/H~+-exchanger基因在拟穴青蟹大眼幼体阶段盐度适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低盐显著诱导Na~+/H~+-exchanger基因的高表达,推测拟穴青蟹Na~+/H~+-exchanger基因在低盐环境下发挥重要的渗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茎柔鱼广泛分布在东太平洋海域,分布水域广,种群结构复杂。采用线粒体COⅠ序列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东南太平洋茎柔鱼(Dosidicus gigas)遗传结构特征。在秘鲁外海8个群体239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序列中共检测到46种单倍型,42个变异位点。8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469±0.114)~(0.759±0.086),核苷酸多样性为(0.001 04±0.001 07)~(0.003 63±0.001 21),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水平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水平。基于单倍型构建的NJ树以及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树分析显示,8个群体间没有明显的地理谱系结构特征。AMOVA及F_(st)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变异百分比为0.26%,群体内变异百分比为99.74%,说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结构分化。群体间的基因流数据分析表明,各群体间具有显著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可为茎柔鱼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及科学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优化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工艺过程中的打浆度控制,以期抄造成型的烟草片基物理性能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方法】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过程中,不同打浆度对浆料纤维形态(显微镜像、长度分布、宽度分布和卷曲度分布)、片基物理性能(抗张强度、造碎率、透气度和松厚度)及片基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打浆度在35°SR~75°SR的范围内,随着打浆度的提升,纤维均质长度逐渐降低,而纤维宽度及纤维卷曲度无明显变化;打浆度与片基切丝造碎率及片基松厚度成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关系式y=-1.026x+6.756及y=-0.038 4x+5.550 6表示;打浆度与片基抗张强度成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可用线性关系式y=4.624 1x+635.8表示;打浆度与片基透气度成指数函数相关,可用线性关系式y=6 519.5e~(-0.096x)表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得出的公式,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40 7、0.964 3、0.878 1和0.912 7;打浆度对片基微观结构有明显的影响,打浆度越高,再造烟叶片基纤维孔隙越小,纤维之间结合越紧密,单根纤维的可见度逐渐降低,片基的致密度越高。【结论】研究为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过程打浆度的设定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金枝柳、杞柳、竹柳、旱柳、绦柳、筐柳及北沙柳扦插苗为材料,通过观察测定柳树地上、下部生长状况及光合参数,探究单一中性盐NaCl处理对7种柳树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NaCl胁迫的加重,7种柳树的生长状况均变差。与对照相比,100 mmol/LNaCl胁迫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变黄、叶片脱落现象,200 mmol/LNaCl胁迫下叶片变黄、叶片脱落现象更为严重,300 mmol/L、400 mmol/LNaCl胁迫下叶片全部脱落,枝条出现不同程度褐变。随NaCl胁迫的加重,7种柳树的最长枝长度、叶片数、根总长度、根幅面积和根尖数均呈下降趋势,根平均直径则呈现相反趋势,说明根变短增粗。竹柳在100 mmol/L、200 mmol/LNaCl胁迫下,柳树的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200 mmol/LNaCl是影响柳树叶片生长的极限浓度,在此浓度下抗性强的柳树种类有杞柳和竹柳;抗性弱的柳树种类有筐柳和北沙柳。  相似文献   
9.
围绕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探究了其开展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的开展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