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两头绵羊的瘤胃液中分离到三株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可于无氮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其中一株为需氧固氮,固氮能力较强,另两株为厌氧固氮,固氮能力较弱,鉴于它们在瘤胃液中存在数量较多,认为是绵羊瘤胃中一个正常的菌群,从而为瘤胃菌群增加了一个新的类群,并进行了生化鉴定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几株细菌,用活菌组成营养菌剂,给绵羊口眼后观察其绵羊的增重作用。试验结果初步表明,I号菌剂每周口服一次或每半月口服一次,可以增加绵羊体重,放牧绵羊枯草期服用可减少绵羊体重下降。在一年期间绵羊服用26次菌剂,未发现副作用产生。  相似文献   
3.
对“反刍畜营养菌剂”中的组成菌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菌对大气氮的固定,对几种含碳物质的利用、纤维素的分解能力和对实验动物的毒力情况,通过口服菌剂,牦牛羊增重试验证实可以提高增重和在枯草期减少体重下降。对口服菌剂提高牦牛羊营养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其基本原理是:口服菌剂后提高细菌在瘤胃的作用固定大气氮,增加氮素营养,提高纤维素的分解利用,使瘤胃中的甲烷合成菌体,降低因气体排出造成的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4.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诊断和防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青海省玉树州一些地区的牦牛中发生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当地称为“大牛拉稀病”),损失较大。曾使用牛副伤寒死菌苗进行预防,效果不显,用抗菌素治疗也见不到效果。我们由1987年开始进行诊断和防制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工作,基本确诊该病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行陡用两种疫苗进行防制,得到了良好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选用4株从绵羊瘤胃中分离的具有固氮作用的菌株和1株适应株,经体外培养,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营养菌剂,进行枯草期牦牛的灌服试验,试验组牦牛每头每次10ml,每间隔15d灌服1次,共8次。结果表明,在试验期内试验组牦牛平均增重15.89kg,对照组平均增重10.56kg,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多增重5.33kg,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且该营养菌剂对试验牦牛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牦牛1,300万头,约占世界总数的85%,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川西、甘南等地,牦牛传染病中布氏杆菌病流行广泛,感染率各地平均为17%,高者可达56%,远较绵山羊、黄牛、奶牛的感染率高。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仅四川西北地区每年因流产、空怀、产奶量减少、幼畜成活率降低和皮毛质量受损等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达250万元。为了控制牦牛布氏杆菌病,我国除应用已有菌苗如19号、M_5号、S_2号于防治工作外,还对青海牧科院研制的牦牛品系弱毒MB_(32)号菌苗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并试用于实际防疫。应用已有菌苗对牦牛的安全性和效力,各地报导尚不一致。牦牛是高原特有品种,对传染病及免疫原的敏感性与其他牛种不同,因而过去对其他牛种的试验数据,不能代替牦牛上的试验数据,有些在我国其他牛种中可以使用的疫(菌)苗,在牦牛上就不能使用,如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样品的选择大大影响由怀疑的病例中分离布氏菌的比率,由混合牛奶样品培养流产布氏菌的比率是24%,由单独的乳房是51—52%,由乳房上淋巴结是75—80%,69%的分离率是由标准试管凝集试验1∶100或以上滴度的牛奶样品中得到。用半胱氨酸作为还原剂的Schaedler琼脂培养基比通常使用的布氏菌(白蛋白)琼脂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8个多月(12月至翌年8月)内给放牧绵羊口服营养菌剂17次(每半月服用一次),试验羊比对照羊增重多31.26%;舍饲羊在7个月内口服营养菌剂14次(每半月服用一欢),试验羊比对照羊增重多31.13%,证明绵羊较长期服用营养菌剂仍有增加体重的作用,在冬春季节可以减少春乏死亡。并证明试验羊与对照羊的屠宰率、干肉率和羊毛生长长度基本一致,而且长期服用菌剂的绵羊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对5个无布氏菌病的猪群取得1025份清血样品和由屠宰场取得107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凝集试验:123份(5.3%)滴度在6.52以上的留作进一步试验,所有这123份与厄班那沙氏菌、耶氏肠炎菌及土拉热弗郎西丝氏菌的抗元也是阳性反应,其滴度比用布氏菌抗元者较高或较低。对厄班那沙氏菌滴度通常最高,其次是耶尔辛肠炎菌,再次是土拉热  相似文献   
10.
60头一岁龄肉用小母牛,用二剂实验性流产布氏菌S45/20菌苗或一剂减低剂量的19号菌苗接种,另以未接种的作对照。接种以后5个月作酸性平板。利凡诺(Rivanol)、补体结合或纸片试验,接种的小母牛均无阳性反应。给予含有海藻糖(trehalose)二霉菌酸酯(dimycolate)佐剂45/20菌苗的21头小母牛中有16头在第一次接种后7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