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11月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陈某饲养的仔猪开始发病,部分发病猪表现高烧、全身皮肤苍白,拉黑色油状干燥粪便,该饲养户用了很多抗菌药、退烧药均未起到减缓病情的作用,整群仔猪为62头,陆续死亡达15头,发病率为96.7%,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性疫病。奶牛对布鲁氏菌最为敏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3.
犊牛传染性化脓性肺炎(暂定名)是由多种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发生在犊牛,患畜与其排泄物为传染源,3周龄以内犊牛最易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流行。从  相似文献   
4.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县50%以上乡镇对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抽检的规模化牛羊养殖场(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规模化养殖场(户)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数量占规模化养殖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散养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散养户的10%以上;抽检的散养牛羊数量占散养牛羊的10%以上。调查清楚本地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现状和流行规律,分析查找出当前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流行的原因,制定并建立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鹿场马鹿布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马鹿的主要饲养地,资源非常丰富,马鹿在该地所属国营农牧场及职工中都有饲养,饲养总数占全国马鹿总饲养量的80%以上。其中八个国营农牧场中的饲养规模大,效益好。据统计,现有马鹿存栏30000头,年产干茸近3万公斤,已成为本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但据2001年在十个农牧场的鹿群中调查,“畜有流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疫病。主要传染原是患病的家畜。近年,随着我区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牲畜的流通、交易日益频繁,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的滞后,致使本病抬头。根据我区对羊布病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的调查,认识到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选取36头屠宰体重为110 kg左右"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冷却时间(2、4、8、12、18、24 h)对套袋与未套袋胴体的预冷损耗、温度和部分肉品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却2~18 h类别中,未套袋胴体的预冷损耗显著升高(P0.05)。冷却8 h时,套袋的胴体预冷损耗开始明显升高(P0.05),随后变化趋于平稳,当冷却24 h,预冷损耗再次升高(P0.05)。冷却4 h时,未套袋与套袋胴体的嫩度明显升高(P0.05)。冷却12 h时,套袋胴体L~*值高于冷却2 h(P0.05)。在冷却8 h时,未套袋的a~*值比冷却2 h高(P0.05)。冷却2~18 h中,套袋胴体的菌落总数与未套袋的变化趋势相似,冷却12 h时,未套袋胴体表面菌落总数有所下降(P0.05),随后变化趋于稳定。未套袋与套袋胴体相比,在冷却4~24 h中,未套袋胴体的预冷损耗明显比套袋高(P0.05),冷却12 h时,套袋胴体的L~*值高(P0.05),冷却12~24 h中,套袋的胴体表面菌落总数比未套袋的高(P0.05),但菌落总数小于10~(-4)CFU/g,仍属于新鲜肉。研究得出:在冷却2~24 h期间,套袋可以有效降低预冷损耗,从节约能源和部分肉品性状上考虑,利用套袋方式冷却猪胴体,冷却时间为4 h更适宜。  相似文献   
8.
选择四氯化碳、1%链霉素、20%磺胺嘧啶钠注射剂、0.2%氯化汞溶液分别给不同实验小鼠组腹腔注射进行药物破坏肝、肾功能。24小时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肾组织,观察药物对小鼠肝、肾功能衰竭病理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四氯化碳对小鼠肝组织,1%链霉素、20%磺胺嘧啶钠注射剂、0.2%氯化汞溶液分别对肾组织经切片镜检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9.
1 动物检疫在布鲁氏病防治中起的作用 动物检疫最根本的作用是通过对动物、动物产品的检查和处理,达到防止动物传染病传播扩散,促进养殖业发展和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这一最根本的作用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主要气象指标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乌鲁木齐某牛场为代表,通过对2002、2003两年的温度、湿度及奶牛临床乳房炎发病调查,分析研究了气象因子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影响,其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气象资料牛场实际测定的数据,包括2002、2003年所测定的温度与湿度两个气象指标。测量仪器:2A型干湿球温度表。测量方法:舍内中央设一个测点,测定高度1.2m,每天早晨7:00(进牛后1小时)、中午13:30(进牛后1小时)、晚上19:30(进牛后1小时)记录。月平均温度(湿度)根据日温度(湿度)直接求出,计算公式为:每日温度(湿度)=(7:00示度 13:30示度 19:30示度)/32002~2003年逐月的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