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笔者利用寿光市1961—2015年的气候资料,通过对初、终霜日期、无霜期观测资料,利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寿光市初、终霜日期、无霜期变化特征,科学评估初、终霜日变化对冬小麦和棉花产量的影响,为寿光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初霜日总体呈推迟趋势,终霜日呈提早趋势,无霜期延长。(2)初霜日呈推迟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3 d/10 a,1991年初霜日发生突变;(3)终霜日呈提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5 d/10 a。(4)无霜期日数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58 d/10 a,1994年无霜期日数发生突变。(5)初霜日和无霜期与小麦和棉花产量呈正相关,终霜日与小麦和棉花产量呈负相关,初霜日推迟比终霜日提前对小麦和棉花的产量贡献大。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型酸化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6周龄的海兰褐商品蛋鸡240只,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在饮水中添加0.1%的有机酸。试验期为12周。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0.1%的有机酸显著降低了蛋鸡的死亡率和鸡蛋的蛋白比例(P0.05),提高了鸡蛋的蛋黄比例(P0.05),且具有增加蛋鸡血清白蛋白含量的趋势(0.05≤P0.10),但对蛋鸡的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鸡蛋的蛋形指数、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壳比例和蛋壳强度以及蛋鸡血清的总蛋白、尿素氮和尿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饮水中添加0.1%的有机酸可以降低蛋鸡的死亡率并促进鸡蛋的蛋黄沉积。  相似文献   
4.
5.
【总体情况】4月新闻舆情总量9.3万篇,较3月减少12.4%;微博总量42.4万条,较3月减少34.1%。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强烈聚焦,期间释放的“深化农业合作”明确信号振奋舆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农业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也由此成为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对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公鸡192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CFU/kg丁酸梭菌的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增加了21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P0.05),但对42日龄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P0.05),且有增加42日龄肉鸡腿肌脂蛋白脂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3)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含量(P0.05)。4)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显著降低了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mRNA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可通过改变21日龄肉鸡腿肌脂肪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来增加肉鸡腿肌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7.
百合新品种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荷兰引进16个亚洲百合杂种系和1个麝香百合杂种系新品种,在北京农学院的苗圃内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长情况、物候期及抗逆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引进的17个百合新品种都能在北京地区正常生长、开花、结实,易于栽培。其中红色生命、婚纱、坎昆、流年、马拉尼、萨尔萨舞、天舞和首领抗病耐热,适合在北京地区栽培;红色生命、流年全株花期长、花蕾数多、花朵大且色泽艳丽,观赏性强;粉色皮鞋、首领和天舞植株矮小,茎秆粗壮,适合作为盆栽品种。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在线气相色谱监测系统对上海市某典型化工园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自动连续监测,对VOCs浓度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8月,该区域VOCs每1h平均浓度水平为144.5μg/m~3,其中,烷烃、烯炔烃、芳香烃和卤代烃的每1h平均浓度分别为71.4、18.8、36.8和17.4μg/m~3。该区域VOCs最大臭氧生成潜势量(Φ_(OFP))为450.1μg/m~3,其中,烷烃86.7μg/m~3,烯炔烃192.4μg/m~3,芳香烃166.4μg/m~3,卤代烃4.5μg/m~3。烯炔烃和芳香烃是该区域大气VOCs中的关键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9.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农业用水面临可用水资源匮乏、面源污染严重的现状,通过综合考虑非充分灌溉对经济效益、作物品质和环境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农业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非充分灌溉和灰水足迹理论,建立不确定性下经济-品质-环境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对河套灌区作物生育期内的灌溉水量进行分配,得出了经济、品质和环境3种不同偏好水平下的决策方案。结果表明:偏好于环境目标的情景灌溉程度主要为33%,67%的灌溉程度次之,亏缺灌溉的程度更大;偏好于经济目标的灌溉程度大部分为100%,亏缺灌溉的程度较小;偏好于品质目标时则介于前述两种情况之间。通过与仅包括经济、品质和环境单目标的模型对比可见,多目标模型更兼顾品质指标、经济效益和灰水足迹,可以使得各项指标均处于总体较好的情况,其中番茄品质-经济-环境多目标模型品质指标为8.7,经济效益为21.3×108元,灰水足迹为1.62×104 m3,灌溉水量为3.51×107 m3,瓜类品质-经济-环境多目标模型品质指标为[25.3,32.7],经济效益为[9.2×108,24.8×108]元,灰水足迹为[1.94×104,3.15×104] m3,灌溉水量为[6.32×107,7.62×107] m3,各指标表现更佳。模拟结果可为不同情景下灌溉水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富含碳酸盐的石灰性土壤上,土壤本身CO2释放不仅来自土壤有机碳(SOC)的分解,也源于无机碳(SIC)的溶解。在秸秆还田下,石灰性土壤CO2释放来源达到三个(秸秆碳、SOC和SIC),由于区分技术的限制,当前区分CO2释放三源的研究,尚少见报道。以华北石灰性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3C标记玉米秸秆添加土壤进行室内培养32周,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CK)、低量秸秆添加(S1,相当于田间秸秆还田量9.6 t?hm-2)、中量秸秆添加(S2,秸秆还田量28.8 t?hm-2)和高量秸秆添加(S3,秸秆还田量48.0 t?hm-2),利用秸秆碳、SOC与SIC之间的δ13C差异,借助稳定同位素溯源模型IsoSource,区分土壤CO2的释放来源,明确秸秆添加对石灰性土壤有机与无机碳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土壤释放CO2中源于秸秆的贡献呈下降趋势;秸秆分解对土壤CO2释放的贡献随着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对于S1、S2和S3处理,土壤释放CO2中源于秸秆、SOC和SIC的贡献比值约分别为3:3:4、5:2:3和6:2:2;与CK相比,S1处理降低SOC分解的激发效应(程度为9%),S2和S3处理反而增加了SOC分解的激发效应(程度分别为22%和57%);秸秆和SOC矿化增加SIC溶解的释放,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加,S1、S2和S3处理提高SIC源CO2的释放程度分别为368%、561%和652%。因此,秸秆添加不仅影响SOC源CO2的释放,也增加了SIC源CO2的释放,若忽略SIC溶解对土壤CO2释放的贡献,可能导致SOC矿化量的高估,进而影响SOC激发效应评估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