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圈养野生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由失血引发的休克往往因处理不及时而导致动物死亡.本文以北京动物园圈养疣鼻天鹅缺血性休克为例,介绍采用临床诊断与化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在休克初期预判动物发生心衰,并快速制定治疗方案,经过12 d的连续治疗,最终使患病天鹅得以痊愈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未经治疗突发死亡现象经常发生,因此,正确的死后诊断意义重大,但由于野生动物病理学诊断技术的匮乏,现阶段还缺少此类病例专业的病理诊断资料.以北京动物园圈养旋角羚死亡样本为例,通过病理学技术,对其进行病理学观察与诊断,得出死因为急性胰腺炎.此病例的完成,为今后相关野生动物疾病的病理学诊断提供了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能否诱导RIMVECs分泌IFN-γ,为黄芪及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IMVECs为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在不同时间诱导RIMVECs分泌IFN-γ的表达量。【结果】25μg/mL和50μg/mL黄芪甲苷能诱导RIMVECs表达IFN-γ,且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升高,24h时达到峰值,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25μg/mL和50μg/mL黄芪多糖也能诱导RIMVECs表达IFN-γ,随着时间延长RIMVECs细胞上清液中IFN-γ表达量逐渐增多,25μg/mL组IFN-γ表达量24h达到峰值;50μg/mL组IFN-γ表达量12h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降低。【结论】结果提示,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RIMVECs分泌IFN-γ来实现,为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北京动物园圈养灵长类动物结肠小袋虫的感染情况,采集灵长类动物的粪便样品31份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31份样品中有14份检出结肠小袋虫,平均感染率为45.2%.其中:猩猩、灰斑悬猴、山魈、长臂猿的感染率分别为33.3%、80%、75%、25%.结论:北京动物园灵长类动物的结肠小袋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驱虫和环境卫生清...  相似文献   
5.
鹦鹉喙部损伤是鹦鹉常见外科疾病之一,常见于因饲养密度、发情期争斗以及笼舍栖架摆放等造成鸟喙骨折。论文通过一例米切氏凤头鹦鹉喙部损伤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经临床检查,实验室各项检查后个体化分析,进行喙部修复。经光固化树脂对喙部损伤进行修补,使喙部避免感染风险。修复2月后喙部损伤痊愈,树脂全部自然脱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