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圈养野生动物疾病诊治过程中,由失血引发的休克往往因处理不及时而导致动物死亡。本文以北京动物园圈养疣鼻天鹅缺血性休克为例,介绍采用临床诊断与化验室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在休克初期预判动物发生心衰,并快速制定治疗方案,经过12 d的连续治疗,最终使患病天鹅得以痊愈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是圈养马来熊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从白内障症状、实验室检测、治疗及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以后圈养动物白内障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3.
犬、猫休克临床较为常见,在北京观赏动物医院每周都有2~3例,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休克的病例,每年我们直接救治或参与急救休克的病例20起左右.如果兽医在救治休克的动物过程中诊断不准,处置方法不当,将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危及动物生命,产生医疗纠纷,现将临床诊断休克病例及紧急处置的一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入冬时期气候变化较大,热带动物适应性较差,文章阐述了一例大羚羊入冬期因打斗后引起感染的治疗经过,并就圈养野生动物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与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望能对动物园兽医工作者提供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膈疝又称胸膜腹膜疝,是由膈肌的连续性被打破导致腹腔中的脏器进入胸腔引起的.犬胸膈疝是临床中常见的疝气之一,由于腹腔脏器进入胸腔,严重者压迫肺脏进而严重影响了动物的正常呼吸.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造成动物缺氧休克甚至窒息而死.笔者在临床中接触一例犬胸膈疝,现将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作出如下描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物医学包括多方面的学科,涉及除伴侣动物和家畜以外的所有动物种类的医学问题。这一学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圈养野生动物(动物园医学)和非圈养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医学),这种划分在某些情况下可出现重叠,应结合医学分类来考虑。圈养和非  相似文献   

7.
圈养野生动物由于食物品种单一,营养不均衡,运动场地小,运动量不足,严重影响动物的机能,常发生野外生存少有发生的疾病,对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断非常困难,将先进的仪器用于野生动物的诊断和治疗上,大大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提高动物的治愈率。现有一例老龄金钱豹发生肠梗阻,经DR配合采取人工灌肠的方法,成功将粪结取出。本文通过发病经过、临床症状、临床诊断、特殊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对本病例进行了记述,以便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在圈养的野生动物中感染也多有报道.白鼻长尾猴属于非洲的旧大陆猴对结核有较强易感性.本文就一例圈养的白鼻长尾猴感染结核死亡的病例进行报道,并将相关发病、诊断、预防、治疗相关经验进行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9.
犬、猫休克临床较为常见.在北京观赏动物医院每周都有2~3例,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休克的病例.每年我们直接救治或参与急救休克的病例20起左右。如果兽医在救治休克的动物过程中诊断不准,处置方法不当.将引起不良后果.甚至危及动物生命.产生医疗纠纷.现将临床诊断休克病例及紧急处置的一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麋鹿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是1种大型鹿科动物,其孕期为鹿科动物中最长的1种,长达280多天。圈养条件下,麋鹿难产在鹿科动物中发病率最高,达6%。因此,麋鹿难产是阻碍圈养麋鹿种群发展的重要问题。麋鹿难产处理不当会造成母鹿繁殖障碍,甚至母子死亡,对于圈养麋鹿种群的繁衍构成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在圈养条件下,饲养管理措施改变引导东北虎的行为表达[1],达到满足饲养管理的需要、促使动物行为定向表达进而提高圈养动物福利.笔者通过小范围圈养东北虎行为表达进行观察建立行为谱,并分析不同的日常管养、丰容设施及行为训练等措施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圈养东北虎的行为表达及时间分配受日常管养措施、丰容设施及行为训练等饲养措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广州地区圈养繁殖小熊猫的技术要点,基于小熊猫行为研究的笼舍环境设计,以及圈养小熊猫的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提出了适度驯化有助于动物管理、生物安全防制疾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衢州圈养鸭的专业户512户,养圈鸭15万余只。圈养鸭的饲料靠人工饲喂。在鸭的日粮中如何补足动物蛋白饲料,提高饲料转化率,是促进圈养鸭的生长,提高鸭蛋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养鸭户经济收益的关键。按一只圈养鸭一年喂80斤饲料计算,全市圈养鸭15万只,共计需要精饲料1200万斤。其中,每百斤配5斤动物蛋白饲料,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冬季来临,各种牲畜的饲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牛、羊、猪等动物由放养转入了圈养舍.长期圈养生活可能会使牲畜行动、生殖等各方面的能力降低,甚至产生某些疾病.因此饲养管理方式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人工圈养珍稀野生动物在温度、环境等应激源下更能引发野生动物的应激性,致使野生动物患有应激性疾病。我国国宝大熊猫以及珍稀野生动物金丝猴等在人工圈养环境下的应急刺激更能引发大肠埃希菌肠炎和传染性的应激性疾病。对于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来说是致命的。野生动物生性凶猛,更加不便于人工对其的诊断和治疗。所以对于人工圈养条件下野生珍稀动物的应激性疾病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成为圈养珍稀野生动物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就养羊散养户转变为圈养模式中发生的一例羊消化道线虫病进行诊断,用伊维菌素治疗获得满意效果,并就散养改圈养模式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动物福利科学一直强调关注个体动物的主观感受,科学评估动物的主观感受在有效提升动物福利状态、改进动物管理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与通过行为数据及生理数据评估动物感受的定量方法相比,定性评估法具有耗时短、实时评估、便于多机构同步收集数据等多项优势,在动物园等圈养野生动物机构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用于定性评估圈养野生动物主观感受的现有方法包括:1)以动物的情绪状态特征和(或)行为特征为评估项的定性评估法;2)基于动物自身的行为选择评估其主观感受的新方法——认知偏差法。本文也讨论了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中新开发出的定性评估法及其在圈养野生动物中的应用前景。从目前来看,使用定性评估法衡量圈养野生动物的主观感受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所涉及物种也较为有限,因此今后通过多机构合作,针对更多物种开发便捷、可靠、应用性强的评估方法,并将其整合进日常的饲养工作中,将成为圈养野生动物福利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马属动物在腹腔外科手术解决了原发病因之后,危重的休克症状,常发展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如对DIC的诊断和治疗认识不足,常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9.
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在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其营养需要全部来自人工配制的日粮,因此日粮的营养均衡与否对其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纯肉日粮可能无法满足其对营养的全面需求,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可能导致动物物质代谢障碍和免疫机能低下.针对动物呒圈养条件下大型食肉动物的营养现状,设计了一种复合多种维生素添加剂(以下简称复合多维),并以金钱豹为实验动物测定了试验前后外周血自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淋巴细胞增殖性反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临床兽医对太原动物园圈养金钱豹(Pantherapardus)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症状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子宫出血、腹部肿胀等,配合使用酚磺乙胺、维生素K1、头孢曲松钠、云南白药等对症治疗,用药一周后,出血量逐渐减少,用药两周后,出血症状彻底消失,腹围消减,调整食物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圈养野生动物金钱豹获得了治疗性保护,为圈养肉食性野生动物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