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姜黄素与根皮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亚抑菌浓度;菌落分析仪测定抑菌圈大小;酶标仪微量法测定OD260和OD280数值、碱性磷酸酶活力(AKP)、乳酸脱氢酶活性(LDH);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总蛋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5.625μg/m L姜黄素、根皮素分别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16 h时,均显著抑制其生长;与姜黄素、根皮素单独处理组相比,15.625μg/m L姜黄素和根皮素联合作用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根皮素单独与联合处理均显著增加OD260、OD280数值和AKP活力、降低LDH活性以及减少菌体胞内总蛋白含量。综上,姜黄素与根皮素联合使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籽粒大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之一。采用籼稻品种 V20B 与细长型爪哇稻品种 CPSLO17 衍生的重组自交系开展水稻糙米籽粒大小 QTL 定位研究,挖掘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为优质高产稻品种培育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 V20B/CPSLO17 遗传背景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结合150 份重组自交系在 4 种环境(2019 年贵州贵阳、2020 年贵州贵阳、2021 年贵州贵定、2021 年海南三亚)中的糙米籽粒大小表型数据,采用 IciMapping 4.0 软件的 ICIM-ADD 方法进行 QTL 扫描。【结果】亲本 V20B 的糙米籽粒大小显著大于 CPSLO17,重组自交系的糙米籽粒大小在 4 种环境间差异显著,均表现出连续的单峰分布。4 种环境共检测到分布于 7 条染色体上的 11 个与糙米籽粒大小相关的 QTL,LOD 值均介于 3.00~14.57 之间。4 个 QTL(qRGS5、qRGS7.1、qRGS7.2 和 qRGS11.3)的表型贡献率超过 10%,其中 qRGS5 在 4 种环境中均被重复检测到,分别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率的 29.71%、28.77%、17.27% 和 12.50%。3 个 QTL(qRGS2.1、qRGS2.2和 qRGS12)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CPSLO17,8 个 QTL(qRGS4.1、qRGS5、qRGS7.1、qRGS7.2、qRGS8、qRGS11.1、qRGS11.2 和 qRGS11.3)的增效等位基因源自亲本 V20B,qRGS5 在 4 种环境中的增效等位基因均源自亲本 V20B。【结论】亲本 V20B 和 CPSLO17 间糙米籽粒大小差异极显著,糙米籽粒大小性状易受环境影响。QTL qRGS5 是影响糙米籽粒大小且遗传稳定的主效 QTL,在糙米籽粒大小性状基因挖掘和高产优质稻分子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东台市蚕种场位于黄海之滨,历年来桑树长势好,桑叶产量高。可是近三年来,桑园夏伐后,常零星发生桑叶黄白化现象。特别是1988年春季发生较重,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为了探讨发病原因、控制和防治桑叶黄白化病的发生,笔者于1988年春、夏期对此作了调查,兹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桑树黄白叶病的发生情况桑树黄白叶病的病株在桑园中呈零星或条、块状分布。发病时于枝条梢端嫩叶开始发黄,继而梢中部、基部的叶片内黄化失绿,严重病叶整叶白化,病情稍轻的叶脉间失绿、脉纹清晰。有的病叶叶缘呈褐色水渍腐烂状,有胺臭味,或叶缘焦枯坏死,或病叶脉间叶肉出现棕色小斑点,也有病叶侧脉及网状支脉从叶基部向上呈棕褐色。1988年春季全场桑树黄白叶病发病株率约为25%左右,7月底发病率约10%左右。  相似文献   
4.
贵州禾是贵州省特有的一种原生态水稻(Oryza sativa L.),目前对其历史形成过程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择了121份贵州禾资源和其他地区194份水稻品种,利用120个KASP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禾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具有较多的多态性位点数和观测等位基因数。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贵州禾与贵州地方粳稻遗传距离最小为0.0197,遗传一致度最高为0.9805;贵州禾与江苏地方粳稻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别为0.0276,0.9727次之。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当K=3时,90%的贵州禾群体单独聚为一类,而且绝大多数属于粳稻,主要与江苏地方粳稻和贵州地方粳稻聚为一大类。本研究表明贵州禾区别于其他地方粳稻,具有独特的遗传结构,与贵州及江苏地方粳稻的亲缘关系更为密切。本研究结果对了解贵州禾的群体结构及与其他地区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以及探讨贵州禾起源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永宁县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因素:农田水利骨干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农业效率低,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工投劳逐年减少;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只重形式,不重实际,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存在一定难度等。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实乡镇水管技术人员队伍,提高水管人员素质,保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政府还要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6.
多蛋白桥梁因子(multiprotein bridging factor 1,MBF1)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该蛋白的功能,利用同源克隆法从小麦中获得 MBF1基因,根据其染色体位置分别命名为 TaMBF1c-A、 TaMBF1c-B和 TaMBF1c-D,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序列特征、蛋白三级结构及顺式作用元件,并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其组织表达特异性以及干旱、热胁迫响应模式。序列分析表明,TaMBF1c-A、TaMBF1c-B和TaMBF1c-D分别含有456、471和465 bp的开放阅读框;三维结构预测发现,TaMBF1c-A、TaMBF1c-B和TaMBF1c-D在N端和C端分别含有MBF1结构域和4个α螺旋组成的helix-turn-helix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 TaMBF1c基因与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的亲缘关系最近。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 TaMBF1c-A、 TaMBF1c-B和 TaMBF1c-D启动子区都含有干旱响应元件(MBS element/MYB element)和热响应元件(HSE element)。RT-qPCR分析显示, TaMBF1c-A和 TaMBF1c-B基因在叶片中特异性表达, TaMBF1c-D只在根部特异性表达;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TaMBF1c在干旱敏感小麦品种中表达量较高,其表达量是 TaMBF1c在耐旱小麦品种中表达量的280倍, TaMBF1c在干旱信号途径中起负调控作用。在热胁迫条件下, TaMBF1c-A和 TaMBF1c-B在热敏感与耐热小麦品种中上调表达,而 TaMBF1c-D仅在热敏感小麦品种中上调表达,明显高于耐热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发展重点。园林绿化工程为解决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机遇,能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为城市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在园林绿化工程发展过程中,应做好园林绿化植物养护工作,保证植物能充分发挥改善环境的重要作用,提高植物成活率,避免植物无法适应生长环境,导致园林无法提高自身生态效益,影响最终的生态环境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近地面臭氧浓度和干旱不断加剧,共同威胁着城市树木的生长。以我国北方常见灌木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OTC)熏蒸,研究干旱(田间持水量为30%~35%)和O_3(浓度为80 nmol/mol)对紫丁香的光合作用和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O_3处理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在O_3、干旱、复合处理下,紫丁香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在处理90 d时分别较对照显著升高了6.0%、38.9%、35.1%(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60 d时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5.7%、8.8%、13.1%(P0.05),SOD活性上升,干旱提高了ABA含量,诱导气孔闭合,与O_3的交互作用使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减缓。在O_3、干旱和复合处理下,紫丁香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但是处理60 d时复合处理明显低于单因子处理。适度干旱减缓了臭氧对紫丁香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粒香(DLX)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从籼粳交后代选育出来的优质常规稻,是优异的亲本资源。尽管通常认为大粒香属于粳型偏籼材料,但是从基因组水平阐释其籼粳型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粳稻日本晴基因组和籼稻R498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对大粒香基因组进行重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大粒香基因组与籼稻R498基因组SNP差异位点数为1840811,InDel差异位点为395399。大粒香基因基因组与粳稻基因组SNP差异位点数为586123,InDel差异位点为129578。综上所述,大粒香与粳稻日本晴之间无论是SNP差异位点,还是InDel差异位点,都要比与籼稻R498的少,表明大粒香与粳稻遗传关系较籼稻更近,该研究将为大粒香理论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受品种遗传特性、生长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RVA(快速粘度仪)谱特征值是评价稻米食味品质优劣的重要理化指标。为探究不同海拔地区苟当1号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在贵州省从江县242~857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了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种植苟当1号,对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的蛋白质含量在5.23%~7.07%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2.87%之间,海拔高度与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VA谱特征值多重比较表明,回复值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崩解值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消减值随海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此外,不同海拔的土壤基本成分与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速效氮含量与崩解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消减值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回复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苟当1号在从江地区242~857 m的海拔范围内种植,蒸煮食味品质随海拔升高而变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