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洪波  史佳文  石瑛 《作物学报》2018,44(7):1095-1102
块茎蛋白含量是马铃薯的重要品质性状之一, 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研究较少。本研究以马铃薯高蛋白品种大西洋、低蛋白品种定薯1号及包含173份子代的蛋白含量分离群体为材料, 通过高通量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与集群分离分析(BSA)相结合, 开发了SCAR8-107标记, 并以此标记对分离群体的74份高蛋白、42份低蛋白子代及54个四倍体马铃薯品种验证表明, SCAR8-107标记在后代分离群体和四倍体马铃薯品种中的检测结果与表型蛋白含量的对应度分别达到了90.51%和72.97%, 经过Pearson’s双侧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SCAR8-107的开发对于四倍体马铃薯块茎蛋白含量标记辅助选择与加速马铃薯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白山市某规模化猪场,2000年建场,存栏长大二元母猪200多头,杜洛克公猪6头,各种大小肉猪1800头左右。2008年6月至10月间,每批断奶转床的仔猪突然发生剧烈腹泻,并迅速脱水,全身皮肤发红,末梢发绀,体温升高,发病率、死亡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农户饲养意识的逐渐转变,零散的小户饲养由于饲养方法落后、周期长、成本高、附加值低等而逐渐退出养殖舞台。而一些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得到迅猛发展,为带动畜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作用。然而,大部分养殖场户缺乏现代经营理念、防疫环保意识和管理方法等,影响了养殖效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现场服务和走访调查,总结提出以下几点问题和建议。1栏舍的建设问题1.1一些养殖经营者在栏舍建设方面仍摆脱不了传统观念束缚或为了减少投资因陋就简。比如,猪场母猪分娩栏、仔猪保育栏仍采用地面平养,各阶段猪一同饲养,造成仔猪…  相似文献   
4.
正小反刍兽疫又名羊瘟疫、小反刍兽害、肺肠炎或口腔炎(肺肠炎综合征)、伪牛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急性或亚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以发热、结膜炎、糜烂性口腔炎、肺炎为特征。通常山羊比绵羊易感,而且临床症状比绵羊更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一、临床症状1.潜伏期4~6天或3~10天,急性发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突然发热,第2~3天体温达40~42℃高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3~4月,吉林省白山市一猪场发生一起以保育、育成、育肥、种猪出现滚动性厌食和急性水样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经采取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兽医临床工作做为保障养殖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职能发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广大养户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近一时期,笔者通过对辖区内的二十几家兽医站、动物门诊部跟踪调查和百余户畜主、用户的回访反馈,发现兽医临床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现提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白山某规模化猪场,存栏基础母猪120头,2007年9月份上床的32头分娩母猪突发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全身发红,毛孔流黄褐色分泌物,少乳、乳稀、无乳,哺乳仔猪由于哺乳不足导致衰竭死亡。本次疫情共造成5头母猪淘汰,新生仔猪弱仔率达25%(88/347),哺乳仔猪断奶死亡率20%(53/259),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0年9月末,某猪场暴发一种以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现将疫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雾免疫是压缩空气通过气雾发生器,使疫苗形成微小的雾化粒子均匀悬浮于空气中,随呼吸进入鸡体内产生免疫力的一种免疫方法。主要用于大群鸡的再次免疫。现将免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阐述如下:1 疫苗用量的确定 按鸡舍没计饲养量(容积)计算,在正常饲养条件下,每1000只平养鸡的用量为400mL,等量多层笼养鸡为  相似文献   
10.
以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东农310’、‘东农314’、‘东农317’和‘大西洋’为材料,从块茎形成至淀粉积累期进行多次取样,比较几个品种的主要品质形成过程,探求块茎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的变化特性,以期为特定品种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推进,几个加工型品种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增加,整体表现为干物质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淀粉含量在生育后期进入平台期,粗蛋白含量持续增加、在生育后期最高。‘东农310’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随生育进程推进而持续增加;‘东农314’的干物质、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东农317’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淀粉含量持续增加;对照品种‘大西洋’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生育中期,粗蛋白含量持续增加。生育后期‘东农310’的干物质、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东农310’、‘东农314’和‘大西洋’的粗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东农31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东农314’和‘大西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