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8篇 | |
综合类 | 20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3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国外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显扩大态势,特别是进入秋冬季以后,候鸟向南迁徙,家禽调运频繁,极易造成疫情传人和爆发。禽流感虽然没有像2003年的SARS疫情那样明显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接连由动物引发的威胁到人类健康甚至生存的疫情,还是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和思索。微生物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这个星球上了,也将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化而进化,或许它在人类生命消失之后还会存在于这个星球。而由于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强,它不会像动物或者植物那样出现某个种类的灭绝,科学的发展,也只能是尽力控制病毒。流感病毒也是如此。禽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有其必然的因素。今年导致禽流感流行传染的原因除了周边国家发生禽流感以外,主要如下:对禽粪检疫力度不够或缺少主动监测;候鸟迂徙导致疫情蔓延;人畜禽间保持密切接触等。农业部对全国部分地区发生的禽流感疫情高度重视,特别派国家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专家赴疫区,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追踪工作。总结禽流感的发生与流行,希望能对禽流感的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2,(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是I型牛疱疹病毒(BHV-1)引起的一种牛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流产、乳腺炎,有时诱发小牛脑炎等。自50年代在美国首次发现至今,此病已蔓延至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 GP3株的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将HP-PRRSV HuN4株免疫BALB/c小鼠,以该病毒感染的细胞及真核表达的GP3蛋白为检测抗原,经间接免疫荧光(IFA)筛选获得了一株稳定分泌MAb的细胞株,命名为4G5.抗体亚类鉴定重链类型为IgG1,轻链类型为K.该MAb细胞培养上清及腹水IFA效价分别为1∶256和1∶1 280.IFA结果显示,MAb 4G5能够识别CH-1R、JXA1-R、HP-PRRSV HuN4株及其疫苗株HuN4-F112,而不识别RespPRRS MLV病毒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G5与HP-PRRSV HuN4株及原核表达的GP3蛋白均可以反应,表明其针对的抗原表位为线性表位,中和试验结果显示该MAb无中和活性.通过截短表达GP3蛋白鉴定该MAb抗原表位识别序列为74WCRIGHDRCS83.本研究获得的MAb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 GP3蛋白的结构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1992,(5)
一、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 EIAV的研究开拓了逆转录病毒的许多重要领域,这些包括:EIAV是第一个被阐明的引起动物疾病的病毒性病原,并首次建立了诊断试验;此病毒是第一个被证实由昆虫传播的逆转录病毒;它是第一个被描述在持续感染过程中有抗原变异发生;也是最早期研究疫苗预防的逆转录病毒之一。由于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非洲猪瘟病毒(ASFV) SY18株的结构蛋白CP204L基因,并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 Ⅰ-p30,并将其转化至E.coli BL21 (DE3)感受态细胞,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显示,p30蛋白在大肠杆菌大量表达.获... 相似文献
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rHN4-△25+NP49株是新型基因标记弱毒疫苗候选株,为了配合对该基因标记疫苗免疫猪血清抗体的鉴别诊断,本研究以标记基因编码的NP49(新城疫病毒NP蛋白C末端49个氨基酸,即NP49)多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标记疫苗免疫猪血清中NP49抗体的ELISA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对NP49-ELISA工作条件的优化,结果显示NP49-ELISA的多肽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500ng/孔,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40。利用ROC曲线法确定S/P临界值为0.2,该方法批内与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几种常见猪病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重复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NP49.ELISA鉴别诊断方法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新型基因标记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应用竞争PCR定量检测猪IFN—γ mR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RT—PCR从经ConA体外刺激培养的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提取的细胞总RNA中扩增猪γ—干扰素(IFN—γ)的部分片段,经酶切鉴定后双酶切缺失中间一小片段,将余下的2个较大片段连接,并用相同的引物在相同条件下扩增连接产物,从而获得截短的同源性片段。将其纯化后克隆于pMDl8—T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验证无误后作为竞争性模板内对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分别与等体积经刺激培养的PBMC总RNA反转录产物进行PCR,产物电泳后经扫描分析获得各目标条带与竞争条带的溴化乙锭(EB)嵌入光密度值(IOD),经校正后取上述两者比值的对数值作为Y轴,取已知竞争模板相应浓度的对数值作为X轴,绘制成竞争曲线。应用建立的竞争PCR对不同样品重复试验表明,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稳定性高,适用于猪IFN—γ mRNA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8.
病毒感染都是从黏附于细胞表面开始的,黏附是通过病毒表面蛋白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和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常常可以阻抑这一步骤,将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子佐剂C3d增强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分子佐剂C3d对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3种表达不同形式HA的重组质粒,分别为:表达分泌型HA的质粒p-sHA、表达全长HA的质粒P-tmHA和融合表达3拷贝鼠C3d与HA的质粒P-sHA/mC3d3.3种质粒与空载体pCAGGS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采用ELISA和HI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第8周,P-sHA组与P-tmHA组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别,而P-sHA/mC3d3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这两组,说明分子佐剂C3d增强了抗体应答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细胞因子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后第8周,P-tmHA诱导了更强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更高水平的IFN-,而p-sHA/mC3d3诱导了更高水平的IL-4,说明HA表达形式的变化影响了免疫反应的类型,C3d与HA融合后通过诱导IL-4的产生而使免疫反应倾向于Th2型.总之,本研究证实3拷贝分子佐剂C3d与分泌型HA融合后显著提高了DNA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这提示质粒P-sHA/mC3d3免疫可能对接种动物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有希望成为抗猪流感病毒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0.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1/2011株的8个目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 BD上。将8个重组质粒纯化后共转染293T细胞,48 h后收集上清,接种MDCK细胞。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收集MDCK细胞上清,其血凝效价为1:64,与原始野生株血凝效价一致;提取拯救病毒的RNA并进行8个目的片段扩增及序列分析,测序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病毒相同,表明病毒拯救成功。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成功建立,不仅为探索流感病毒致病机理、感染机制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