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两株产生新菌毛抗原(F_(1987))的大肠杆菌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均为典型反应,呈β型溶血,血清鉴定为O_(23)型,试验建立了该供试菌株的反应模式。本菌株产生肠毒素,无侵袭力,对小鼠有致病力,消化道接种能引起本动物貉发生腹泻,并能从感染的小鼠和貉回收到感染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对氯霉素、卡那霉素、痢特灵等15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14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4.
对动物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ETEC)的一种新型菌毛 (F1987)进行了相应基因的定位研究 ,通过对表达该新型菌毛 (F1987)相应 ETEC菌株的培养、质粒提取、对大肠杆菌受体菌株 DH5α的转化及阳性转化子筛选与相应菌毛表达的检定等 ,初步表明该新型菌毛 (F1987)的基因定位于质粒上  相似文献   
5.
家兔大肠肝菌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慢性呼吸道病)多发生于幼龄鸡,而在成年鸡的感染则为少见。1985年10~12月间,我校实验鸡场饲养的200余只成年雄鸡群发生鸡霍乱,此外,有部分鸡只为败血霉形体感染,并表现为不常见的特征性鼻窦炎型,现将发病与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方法,对分离于大菱鲆的30株致病性鳗弧菌进行了溶血素vah1基因、鞭毛蛋白flaA基因、金属蛋白酶empA基因及外膜蛋白ompU基因的检测,选取3个代表菌株的相应基因序列通过Blast与GenBank中公布的参考菌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30株鳗弧菌均携带vah1、flaA、empA、ompU基因,携带率为100%;所测代表菌株的vah1、flaA、empA基因同参考菌株间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3.9%~99.9%),而外膜蛋白ompU基因,3株代表菌间存在较大差异(86.0%~95.9%),其中的S010610-1株与其他2株代表菌及参考菌株均存在较大差异,在进化树中单独聚为一支。3株代表菌的其他基因(vah1、flaA、empA)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4.2%~99.5%),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鱼源气单胞菌的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分离于草鱼肠炎、白鲢鱼打印病、鲢鱼白皮病、草鱼烂鳃、鲤鱼体表出血感染及甲鱼败血症等病例的80株细胞进行了主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细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29株(占36.25%)、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38株(占47.5%)、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13株(占16.25%)。在被检验的病例中,或为其中一种气单胞菌的单独感染,或为两种、三种气单胞菌的混合感染。经做人工感染试验检查,表明这些分离菌均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应用消化道接种途径,测定了产生F1987新菌毛抗原大肠杆菌菌株对貂、兔、犬、猪、貉子的致病作用,同时对貉子进行了静脉,肌肉接种的感染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供试菌株仅引起了貉子明显发病,经消化道接种能引起腹泻并随粪便向外界排菌,剖检可见出现眼观,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病变,且在肠道内容物中能回收到原感染菌。  相似文献   
10.
目前鸡霍乱仍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在尚无真正理想的疫苗用于预防之时,对其快速诊断以提早采取控制措施,乃是积极手段。为此,我们用间接荧光抗体法,做了初步的摸索,认为本法特异性较高,敏感性强,检验时间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