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正菏泽市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在900万亩以上、玉米种植面积在700万亩以上、年产秸秆1100余万吨。为全面反映全市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最近菏泽市组织力量,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一、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一)主要农作物秸秆生产量的现状秸秆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微量元素等成分,是一种可供再综合开  相似文献   
2.
九江市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九江的耕地变化对加强九江土地利用调控与管理有重要作用.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九江市耕地变化情况和各区县耕地相对变化率,利用图表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九江市15年耕地面积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并建立耕地面积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九江市耕地面积在时间上历经了先降后升的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经济较发达的区县比经济欠发达的区县流失严重的趋势;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有耕地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因素,而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菏泽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条件优越,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二十几年来,小麦玉米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但土壤板结退化、作业成本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全面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被提上议事日程。2017年3月,市农机局成立了由市局分管领导为组长,各县区推广人员为成员的调研小组,针对保护性耕作的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深入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各县区进行调研。调研方式以问卷和走访调查为主,针对种粮大户、农机推广人员和农机手进行  相似文献   
4.
体验经济时代下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第4个经济发展阶段。对于旅游经济而言,旅游本身是一种体验活动,这一属性决定了旅游项目产品需满足的是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在茶文化旅游中融入体验经济理论,挖掘茶文中可用于体验的各项功能,如休闲体验功能、健身体验功能、文化体验功能、审美体验功能,同时提出发展体验经济的茶文化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自2000年以来,赣南中央苏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以赣南中央苏区2001、2009、2017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遥感和GIS软件提取3期土地分类数据,揭示其土地利用动态度、转移情况,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草地,两者占总面积的75%以上;草地先增后减,耕地和水体先减后增,林地和其他用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则先缓增,后快速增长,共增加475.99km2.研究前期,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占用大量耕地,后期主要向地沿河湖低洼地段扩张,占用大量草地和水体,耕地面积则有所回升.人口、经济和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是内陆湿地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广泛的生态效应。2000年以来,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必要探究由此引发的生态效应。利用2000-2013年共4个时期的遥感影像,借助RS和GIS工具研究了鄱阳湖湿地各时期的LUCC及其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通过景观指数计算,分析了总体景观格局和不同景观类型的变化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总体景观格局指数主成分综合值及其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湿地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水体和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林地、建设用地和沙滩地面积逐年增加,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由2000年的249.08上升到2013年的251.41,土地利用强度持续增加;总体景观格局指数和不同景观类型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景观趋于多样化、复杂化和破碎化,连通性降低,稳定性变弱;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与总体景观格局指数相关系数为0.927,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使鄱阳湖湿地景观格局趋于负面化。研究结果反映LUCC引发景观的破碎化和不稳定、鄱阳湖湿地面积的减少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负向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