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明橄榄蛏蚌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影响肉质量的主要性状,随机选取40只3~4龄的野生橄榄蛏蚌,测量了壳长、壳宽、壳高、体质量(x1)、壳质量(x2)、高(x3)和肉质量(y)等7个数量性状,计算含肉率。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计算各性状对肉质量的通径系数与决定系数,并建立了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显示,橄榄蛏蚌的含肉率达到65.62%,是极具开发潜力的食用淡水贝类;橄榄蛏蚌各数量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体质量对肉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为0.983,是影响肉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壳宽、壳高、高与壳质量等性状对肉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体质量间接实现的;体质量的综合决定效应为96.08%,是影响肉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具有育种意义;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数量性状对肉质量的回归方程为:y=-18.548+0.690x1-0.442x2+6.804x3。  相似文献   
2.
运用色差仪获得了两个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选育品系珍珠层颜色与外壳色的颜色参数L、a和b值,对各颜色参数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索珍珠层颜色与外壳色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紫皇后"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具有相关性,它们的L、a和b值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371和-0.426,建立了"紫皇后"珍珠层对外壳后部各颜色参数的回归方程为L:y=80.49-0.53x(R~2=0.208),a:y=3.60+0.21x(R~2=0.137),b:y=4.69-0.35x(R~2=0.181);"白贵妃"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的L、a和b值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44、0.477和-0.390,表明"白贵妃"珍珠层颜色与外壳后部颜色显著相关,建立珍珠层对外壳后部各颜色参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y=87.36-0.21x(R~2=0.197),a:y=-1.77+0.23x(R~2=0.228),b:y=2.10-0.22x(R~2=0.152)。通过逐步判别分析获得了外壳色的2个参数(b和a),并构建了区分2个选育品系的判别函数:"紫皇后"的判别公式为YQ=1.786X1-0.384X2-4.440,"白贵妃"的判别公式为YW=0.321 X1+0.600 X2-4.763,综合判别率达90.0%。显示2个选育品系的外壳色差异非常明显,可通过判别分析进行可靠的区分。结果表明,对三角帆蚌外壳色的量化分析,可以对内部的珍珠层颜色进行可靠区分并进行量化推断。  相似文献   
3.
用4种药物对青虾做了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青虾对4种药物的敏感性为:P(敌百虫)>P(富氯)>P(孔雀石绿)>P(高锰酸钾),各种药物对青虾的安全浓度依次分别为0.022mg/L、0.672mg/L、2.416mg/L、2.900mg/L。  相似文献   
4.
杨受保  王建明  徐胜威 《水利渔业》2007,27(3):10-10,99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淡水育珠蚌的高质量RNA提取方法,并进行RT-PCR分析,具有简便快速、适用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磷脂的功能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脂具有多重营养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磷脂的结构和性质、饲用磷脂的种类以及磷脂的功能作用作一介绍,着重阐述了磷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包括在海水鱼类、淡水鱼类和甲壳类养殖中的作用,对磷脂在水产养殖上的开发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6.
鳜类的资源利用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鳜类是鲈形目 (Perciformes)中的淡水底栖凶猛鱼类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 ,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亦有分布〔2〕。在我国 ,2 0世纪 60年代以前 ,鳜类的野生资源较为丰富 ;70年代后其野生资源急剧下降 ,在北京、天津地区甚至已成为偶见种〔6〕。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不少地区相继开展了鳜鱼的人工养殖 ,从而带动了苗种繁殖和培育、成鱼放养以及人工饲料等技术性研究 ;与此同时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其疾病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近数十年来 ,由于内陆天然水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江湖渔业捕捞过度 ,加之人们…  相似文献   
7.
以3种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为实验材料,利用改良的有机苯酚法,在无液氮的条件下提取DNA模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260/A280和RAPD-PCR扩增等3种方法同时检测DNA的质量,所提取的DNA较完整,纯度较高,完全可满足PCR等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贝类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基因的功能,以紫色和黄色家系三角帆蚌为试验材料,采用RACE-PCR法克隆得到三角帆蚌1个辅因子依赖型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dPGAM)的cDNA序列,命名为HcdPGAM,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HcdPGAM基因包含1个7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含250个氨基酸的假定蛋白,并含有1个保守的组氨酸磷酸酶结构域;HcdPGAM与其他动物PGAM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58.8%82.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HcdPGAM在所检测的紫色蚌和黄色蚌的鳃、外套膜、闭壳肌、消化腺、性腺组织和血淋巴细胞6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闭壳肌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且紫色系蚌闭壳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黄色系,表明该基因与三角帆蚌的能量代谢与生长发育有关,是贝类分子辅助育种的一种潜在的标记;嗜水气单胞菌诱导可极显著上调HcdPGAM基因的表达水平(24 h和48 h),表明HcdPGAM基因在贝类抗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相关能量代谢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明确贝类PGAM的功能和筛选三角帆蚌不同颜色家系间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lphism)标记技术在中国金鱼基因组DNA提取、模板浓度、酶切时间的一些优化改进,建立了一套稳定的实验体系,在49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6对多态标记丰富、稳定性好的引物组合,并用这些引物对中国金鱼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弧菌为宿主菌,从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中分离纯化到一株蛭弧菌,根据噬菌蛭弧菌hit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得到了近710bp的扩增产物,经测序比对鉴定,该产物与噬菌蛭弧菌的hit基因100%同源,表明该菌为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