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7年5、7、10月采用样线法对茂兰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资源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确认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1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种。不同样线的物种和种群数量存在差异,可能与两栖动物的生境、海拔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因此,开展两栖动物资源调查,不仅可以为保护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还是维持物种多样性的前提,对多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草海自然水域捕获的新鲜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提取溶液、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草海小龙虾不同部位虾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液,料液比为1∶2(g∶mL),在60℃下提取2 h,重复提取两次,再此提取条件下虾壳中虾青素含量最高。在虾壳、虾肉和内脏三个部位中,虾壳中虾青素含量最高,虾肉和内脏中也含有少量虾青素,但是含量远低于虾壳中的含量,说明了小龙虾虾青素主要富集在虾壳中。  相似文献   
3.
桫椤叶蜂Rhoptroceros cyatheae(Wei et Wang,1995)是目前已知取食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的食叶害虫,对桫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人工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对桫椤叶蜂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桫椤叶蜂在赤水一年发生四代,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期长达5个月,翌年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于卷曲叶或是刚舒展的嫩叶表面,幼虫主要取食桫椤嫩叶,第一、二代幼虫种群数量较大;幼虫只蜕四次皮,虫龄为五龄。调查发现了桫椤叶蜂幼虫不只取食桫椤还可取食小黑桫椤Alsophila metteniana叶片,还确定了长角髭寄蝇Vibrissina turrita为桫椤叶蜂的寄生天敌。闷头溪、金沙站、佛光岩和大水沟1四个采集点的幼虫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他采集点,且种群动态较为稳定,可作为桫椤虫害防控的重要监测区域。本文进一步明确了桫椤叶蜂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为后期的调查研究和虫害防控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贵州草海小龙虾不同部位重金属的富集情况及与其生活环境间的关系,为小龙虾的安全健康养殖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草海不同样地的水样、底泥和小龙虾样品,并对草海小龙虾进行不同浓度重金属Cu~(2+)和Cd~(2+)室内富集试验,运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小龙虾不同部位Cu、Cd、Pb、Zn、Hg等5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对小龙虾不同部位重金属富集情况与样地环境进行分析。【结果】5种重金属元素在小龙虾样品、底泥和水样中均有检出,检出率100%,5种重金属在小龙虾不同部位含量由大到小均呈现出内脏虾壳虾肉的规律;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龙虾样品中的Cd、Pb、Zn含量与底泥中的相应元素具有显著正相关,与水样具有一定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室内不同浓度重金属Cu~(2+)和Cd~(2+)富集试验显示,随着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增高,小龙虾内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升高,虾壳、虾肉、螯肢变化不明显。【结论】小龙虾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小龙虾体内重金属含量的高低与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绿带妒尺蛾Phthonoloba viridifasciata幼虫对寄主植物的趋向反应和对寄主植物叶片的化学成分分析,为后续研发绿带妒尺蛾引诱剂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室内用培养皿测定了在不同叶碟组合下,绿带妒尺蛾2龄幼虫对不同叶碟的趋性选择。使用正己烷制作寄主植物样品粗提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寄主植物嫩叶浸提物的化学成分。使用卡方检验比较绿带妒尺蛾幼虫对不同处理的趋性选择。  结果  ①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和小黑桫椤Alsophila metteniana分别与绿色叶碟配对时,绿带妒尺蛾幼虫对桫椤和小黑桫椤的选择频次极显著高于对绿色叶碟的选择频次(P<0.01)。光照条件下的选择率(桫椤68.7%,小黑桫椤78.3%)略低于黑暗条件下的选择率(桫椤81.7%,小黑桫椤80.0%)。②黑暗条件下,绿带妒尺蛾幼虫对寄主植物桫椤和小黑桫椤的选择频次极显著高于对非寄主植中华复叶耳蕨Arachniodes chinensis和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的选择频次(P<0.01)。③黑暗条件下,4种蕨类植物叶碟共存时,绿带妒尺蛾幼虫对桫椤的选择频次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蕨类植物的选择频次(P<0.05),其中对桫椤的选择频次最高,达46次,占总频次的38.3%。④桫椤和小黑桫椤的化学组分主要是烃类,其次是醇类、醛类等,GC-MS共检测出30余种化合物,其中桫椤23种,小黑桫椤19种,2种植物相同组分有γ-谷甾醇、豆甾烷醇、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壬醛和其他烷烃等8种化合物。  结论  绿带妒尺蛾幼虫鉴别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能力较强,能被寄主桫椤和小黑桫椤所吸引。在桫椤中存在的叶醇和壬醛有望作为绿带妒尺蛾的引诱剂成分。图2表4参3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