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补气量对催化转化器降低二冲程小型汽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对补气系统的结构参数如补气管及补气阀进气管尺寸,补气孔位置进行了试验与调整,以达到最佳降排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补气对于利用催化转化器降低二冲程小型汽油机排放非常重要,且补气量存在一最佳值,各结构因素都会对排放造成重要影响。应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2.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定性调查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6~7月,对黄渤海区沿海一线的32个主要渔港渔村和5家网具生产厂的拖网渔具渔法情况进行了综合定性调查(访问)和定量(测量)研究,调查分析了拖网渔具的作业原理、渔期、渔场、渔具配比、渔船功率等及网口周长、网衣总长、网口网目尺寸、囊网最小网目尺寸等现状。结果表明,环黄渤海区共有各种类型的拖网船25000余艘;小型拖网渔船比例高达80%,主要分布在渤海海域和黄海的部分近岸海域。共调查到34种拖网网型,分别为:有翼单囊单船小型底拖网7种,有翼单囊单船小型浮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底拖网1种,有翼单囊双船小型浮拖网两种,单船桁杆多囊拖网1种,单船桁杆、框架单囊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中型底拖网5种,有翼单囊单船大型底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单船大、中型浮拖网两种,有翼单囊双船中型底拖网3种和有翼单囊双船大、中型浮拖网5种。拖网捕捞强度大大超出渔业资源承受能力,渔获物品种低值、幼小;生计渔业与商业捕捞矛盾突出。翼网和网口网目尺寸大型化、囊网网目尺寸小型化,整个网具大型化;最大网型翼网网目尺寸16000mm,网口网目尺寸15000mm,网口周长840m,网衣总长长度170m,囊网最小网目尺寸40~45mm或18~20m...  相似文献   
3.
椰子织蛾是为害棕榈科植物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2013年8月在我国海南首次发现。本文报道了该害虫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COⅠ/cox1测序和比对的分子鉴定结果、寄主及为害情况。序列比对显示,目标样本430bp的cox1序列与NCBI中已提交的Opisina arenosella的线粒体COⅠ条形码序列覆盖率为100%,一致性达99.8%,表明分子遗传数据支持形态鉴定结果。调查发现,椰子织蛾寄主主要为椰子、王棕和林刺葵,已在海南9个市县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椰子织蛾已在海南定殖、扩散,并形成经济和景观危害,其入侵将对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威胁,需提高警惕,加强检疫,防止其扩散蔓延,并开展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4.
油蒿不同演替阶段钻蛀性害虫数量变动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重要固沙植物,近年来受到油蒿钻蛀性害虫的危害,导致大面积死亡.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在宁夏盐池县对油蒿不同演替阶段的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的组成和数量变化及环境因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油蒿的钻蛀性害虫分别是沙蒿大粒象、沙蒿木蠹蛾、沙蒿圆吉丁虫和一种蛀茎蛾(鳞翅目:卷蛾科);在油蒿不同演替阶段,上述4种油蒿钻蛀性害虫均有危害,且每个阶段的优势种各不相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受油蒿林的演替阶段及油蒿群落的微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逐步回归模型在油蒿钻蛀性害虫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宁夏灵武市和盐池县不同演替阶段的61块受钻蛀性害虫危害的油蒿林为试验地,应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组建了以沙蒿圆吉丁虫的虫口密度、结皮类型、沙蒿木蠹蛾的虫口密度和油蒿树龄为参数的油蒿钻蛀性害虫混合种群有虫株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实际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测功能,今后可在林业生产实际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椰子木蛾是2013年在中国海南新发现的棕榈科植物入侵害虫,危害严重,对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棕榈科植物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控制椰子木蛾的扩散蔓延,保护中国棕榈科植物种植业的蓬勃发展,筛选出对其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迫在眉睫。笔者采用浸叶法,在室内使用阿维菌素等5种常用药剂对椰子木蛾3龄幼虫进行了毒力测定,分别统计24、48、72h后的椰子木蛾死亡虫数,计算供试药剂不同浓度条件下,椰子木蛾的死亡率、校正死亡率、LC50、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95%置信区间等。结果表明,5种药剂48h后对椰子木蛾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毒死蜱(0.82mg/L)>阿维菌素(0.87mg/L)>高效氯氰菊酯(1.55mg/L)>啶虫脒(5.74mg/L)>吡虫啉(10.35mg/L),阿维菌素和毒死蜱24h和48h的LC50值最小,分别为3.69、0.87mg/L和5.67、0.82mg/L,即这2种药剂对椰子织蛾毒力最高。尽管吡虫啉在72h的LC50最高,但其在24h和48h的LC50均最低,说明椰子木蛾对其敏感性较差。推荐阿维菌素和毒死蜱作为防治该虫的最佳药剂,可为椰子木蛾的田间药剂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套袋类型对富士苹果果实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富士苹果果实进行五种套袋处理:膜袋、纸袋、纸+膜袋、双套袋和对照,分析不同套袋处理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果实生长量:套膜袋果实前期高,中期低,后期又升高;套纸袋果实前期生长同膜袋,脱袋后生长量迅速增加,高于膜袋果和CK;双套袋果实,从套膜袋至套纸袋前,果实生长略高于CK,中期生长和CK相近,后期(脱纸袋后),生长量明显高于CK;纸+膜袋果实与纸袋果实生长基本一致。2.双套袋果实颜色鲜红,蜡粉厚,无尘。优质果率是双套袋果>膜袋果>纸袋果>CK。果形指数以膜袋果最高,CK最低。双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2%,高于纸袋果,低于膜袋果和CK,但均已达到优质红富士果实性状标准。综合各项指标表明:双套袋果在所有处理中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幼苗盆栽与圃地接种菌根真菌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盆苛与大田樟子松幼苗接种各种菌根真菌试验,筛选出黄空柄牛肝菌(Gyroporuscyanescens)与彩色豆马勒270号菌株(Pisolithustinctorius270)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的两个优良共生菌根真菌。  相似文献   
9.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飞行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椰子织蛾是危害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2013年入侵中国海南省。为了解椰子织蛾的飞行能力和飞行节律,运用联机飞行磨测定椰子织蛾成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单日龄的最大平均飞行距离12 817.47 m(个体单日龄的最大飞行距离为15 338.40 m);椰子织蛾雌、雄虫间的飞行距离差异显著,雄成虫随着日龄增加其飞行能力逐渐增强,雌成虫则随日龄增加飞行能力减弱;总体上,雌、雄椰子织蛾成虫在12:00~24:00时段较活跃,在0:00~12:00不活跃。本研究结果可为椰子织蛾的预警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兰旗榆为白榆的一个地理生态变种,在锡盟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南缘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兰旗等地区生长表现突出。该树种较之其它的白榆品种具有抗旱、抗寒、抗风沙,物候期早,所需积温低以及生长迅速等优良特性,对我区北部干旱草原气候生态条件适应能力强,在草原造林中有着其它树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