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辣木的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木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取材部位、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辣木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辣木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辣木新枝茎尖为最佳取材部位,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2 h,再用4%纤维素酶和5%果胶酶混合物酶解4 h,制片所得染色体效果最佳。核型分析表明,辣木染色体属于小染色体,有28条,核型公式为2n=2x=2n=28m,属于1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60.29%,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辣木在进化中可能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尖叶牛樟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牛樟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牛樟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于9:00—11:00进行取材,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液预处理2 h,4%果胶酶和5%纤维素酶酶解5 h,能获得较佳的染色体制片。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尖叶牛樟的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第10对染色体带有随体,属于2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55.81%。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尖叶牛樟可能进化程度较低,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3.
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树皮、松树皮混合泥炭土和松树皮混合蔗渣为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生长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栽培基质下铁皮石斛茎长、茎粗、分蘖、节数、根数、根长、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鲜叶产量和鲜条产量差异,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铁皮石斛的栽培基质。试验显示:松树皮混合泥炭土(体积比为2∶1)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茎伸长、节数根数增多,提高生物量,增加鲜条和鲜叶产量,总体情况显著优于其它处理,是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栽培基质。铁皮石斛生物地上生物量与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是影响石斛生物量的关键因素,栽培基质主要通过影响根增殖,增加根重,促进地上部茎伸长,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增加铁皮石斛产量。以上结果为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种植铁皮石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来源金线莲生长与品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福建、云南、台湾和巴西来源金线莲的生长与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金线莲生长情况来源地优劣顺序:台湾福建巴西云南;多糖含量:福建(台湾)巴西云南;总黄酮含量:福建云南(台湾)巴西;总生物碱含量:云南(巴西)福建台湾;氨基酸含量:云南巴西(台湾)福建。金线莲产量与茎粗和叶片数呈显著正相关,生物碱含量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龙眼花的营养成分,比较不同品种龙眼花营养成分差异,为探究龙眼花的深加工以 及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考马斯亮蓝法、蒽酮法、2,4- 二硝基苯肼比色法分别测定 21 个不同品种龙 眼雌花和雄花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 C 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对 21 个品种龙眼雌雄花营养成分进行综 合评价,同时利用聚类分析将其归类。【结果】龙眼雄花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 C 含量高于雌花,雄 花 3 种营养成分平均值分别为 14.02、191.23、5.29 mg/g,而雌花则分别为 12.54、167.25、5.21 mg/g。在 21 个 检测品种中,3 种营养成分都较高的龙眼品种有石硖、红壳、双孖木、水眼、从化大个圆、鸡卵眼、红核,从 中提取 3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 78.56%,可以较好地反映 21 个品种综合营养品质;以不同的营养成分聚类 得到不同的结果,均可以在阈值为 5 时将 21 个品种分为 3 类。【结论】龙眼花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主要集中在 100~250 mg/g,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 C 含量分别集中在 10~20 mg/g 和 2~10 mg/g,龙眼花营养成分丰富,可作为 功能食品或药用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6.
以感染宿根矮化病毒的甘蔗粤糖60号和新台糖22号植株为材料,研究温汤处理与腋芽综合脱毒方式对两个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健康种苗的假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与有效茎数与常规种苗无明显差异,但前期株高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茎长、单茎重、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42%,蔗糖分提高0.41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前期株高和有效茎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单茎重、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亦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1 8.4%,蔗糖分提高0.34个百分点;粤糖60号常规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号高44.3%、蔗糖分比新台糖22号高0.94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号高20.2%、蔗糖分比新台糖22号高0.87个百分点.此外,以表层细河沙(1~2 cm)、底层虑泥为基质的露天假植模式可以使种苗假植的成活率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福建、云南、台湾和巴西来源金线莲的生长与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金线莲生长情况来源地优劣顺序:台湾>福建>巴西>云南;多糖含量:福建(台湾)>巴西>云南;总黄酮含量:福建>云南(台湾)>巴西;总生物碱含量:云南(巴西)>福建>台湾;氨基酸含量:云南>巴西(台湾)>福建。金线莲产量与茎粗和叶片数呈显著正相关,生物碱含量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NH_4~+/NO_3~-配比对金线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和云南野生开唇兰属植物(简称云南开唇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设置NH_4~+/NO_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15/15、20/10、25/5、30/0、20/40、30/30的9个处理组,接种二者的顶芽及茎段,分别培养90、120 d后测量其各项生长指标,以期为开唇兰属植物组培快繁培养基的优化及生产上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NH_4~+、NO_3~-配比对金线兰、云南开唇兰顶芽的茎高、节数、枯萎节数、展叶数、枯叶数、近茎尖第1片开展叶叶长及叶宽、基内根及气生根根数和根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二者茎段的萌芽数、芽高、节数、展叶数、倒二叶叶长和叶宽、茎粗、芽的根数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在氮素总含量为30 mmol/L的情况下,当NH_4~+/NO_3~-比例较低时,金线兰与云南开唇兰的顶芽均长势良好,茎叶正常,茎段萌芽率亦较高,芽体生长良好;随着NH_4~+浓度的增加,二者顶芽生长状态均呈逐渐下滑趋势,茎段萌芽率也逐渐降低,芽体长势变差,最后导致植株或茎段死亡。NH_4~+/NO_3~-比例对2种开唇兰属植物植株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对金线兰顶芽生长及茎段萌芽较好的NH_4~+/NO_3~-比例分别为0/30、5/25、10/20、20/40,对云南开唇兰较好的比例分别为0/30、5/25。组培快繁时可在较佳NH_4~+/NO_3~-配比基础上添加其他有机或无机组分,以促进种苗生长;大田生产上,可以适当提高氮肥中的硝态氮比例。  相似文献   
9.
以感染宿根矮化病毒的甘蔗粤糖60号和新台糖22 号植株为材料,研究温汤处理与腋芽综合脱毒方式对两个品种农艺性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对健康种苗的假植基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台糖22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与有效茎数与常规种苗无明显差异,但前期株高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茎长、单茎重、有效茎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42%,蔗糖分提高0.41个百分点;粤糖60 号健康种苗的萌芽率、分蘖率、前期株高和有效茎数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收获期单茎重、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亦均显著高于常规种苗,其中产量提高18.4%,蔗糖分提高0.34 个百分点;粤糖60 号常规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 号高44.3%、蔗糖分比新台糖22 号高0.94 个百分点;粤糖60号健康种苗产量比新台糖22 号高20.2%、蔗糖分比新台糖22 号高0.87 个百分点。此外,以表层细河沙(1~2 cm)、底层虑泥为基质的露天假植模式可以使种苗假植的成活率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粤糖新品种03-373的成熟甘蔗种茎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愈伤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诱导、丛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粤糖03-373的最佳综合组培方案为:诱导愈伤组织脱分化适宜培养基为MS+2,4-D1.0mg/L,诱导愈伤组织再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mg/L+IBA0.01mg/L,诱导茎尖与腋芽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丛芽继代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04mg/L,生根培养基以1/2MS+ABT0.20g/L+IBA0.05mg/L+活性碳0.5g/L;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椰汁、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提取物,组培苗黄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椰汁水解酪蛋白酵母提取物对照;采用简易的沙培方式,组培苗的假植成活率达99%以上,大田移栽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