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蘘荷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素琴  季本华  谢焕松 《农业与技术》2004,24(5):121-121,130
1植物名称蘘荷(Zingiber Mioga Rosc). 2材料类别根状茎. 3培养条件 萌动芽生长培养基:(1)MS+6-BA2mg·L-1(单位下同).不定芽增殖培养基:(2)MS+6-BA2.5+KT2.5;(3)MS+6-BA2.5+KT5: (4)MS+6-BA5+KT5; (5)MS+6-BA10+KT5;(6)MS+6-BA5+KT10.生根培养基:(7)MS+NAA0.5;(8)MS.以上培养基均加0.65%琼脂,3%蔗糖,培养基pH值为6.5.培养温度(25±2)℃,光照10h·d-1,光照度2000 1x.  相似文献   
2.
以野生卷丹珠芽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配比对试管苗和小鳞茎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 mg/L NAA,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2 mg/L NAA;试管小鳞茎诱导、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2.0 mg/L NAA。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卷丹的安全性,为其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南通军山卷丹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及可能的中毒症状,并测定小鼠的最大耐受量。通过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对其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价。[结果]卷丹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于80 g/kg,并且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卷丹无明显急性毒性反应,无遗传毒性,是一种安全无毒的中药,可开发成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利用哈维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混合菌液攻毒12 h、24 h和48 h后,大黄鱼脾脏组织中PcQM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攻毒12 h后脾脏组织中大黄鱼PcQM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0.031±0.006,且差异极显著(p〈0.01);攻毒24 h后,表达量显著增加16.240±2.822倍,且差异显著(p〈0.05);攻毒48 h后脾脏组织中大黄鱼PcQM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0.115±0.025(p〈0.01)。初步推测,PcQM基因在大黄鱼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构建了PET28a(+)/PcQM表达载体,进行体外表达。用Western-blotting分析,证实有一条约为25 kD的蛋白条带,表明PcQM蛋白体外表达成功。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cQM蛋白免疫调节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绞股蓝快速繁殖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素琴  谢焕松  曹云英  季本华 《种子》2004,23(11):96-96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为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攀缘草质藤本植物,含有绞股蓝皂甙84种,其中6种与人参皂甙相同[1],其药理实验表明有促进细胞代谢、抗溃病、抗肿瘤、抗脂质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2],地上部分又可制成茶叶,其味甘甜,具有治疗和保健双向作用.一般用种子和扦插繁殖,耗费种材多,繁殖系数低,且受季节限制大,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新品种的迅速推广.关于绞股蓝的组织培养有一些报道[3~5],已从腋芽、茎段、茎尖等组织诱导愈伤组织或丛生芽再生植株,至于绞股蓝花芽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绞股蓝花芽为外植体,进行了绞股蓝花芽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为解决种苗不足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内容及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云英  谢焕松  赵华  周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6-18308
就组织培养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内容的优化及合理安排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变性及考核方式的完善化方面的改革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阐明籼稻、粳稻对低温强光敏感性的差异,着重研究了低温强光下水稻类囊体膜脂不饱和度与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活性的变化。随着低温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类囊体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因而膜脂不饱和指数(IUFA)下降。同时,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活性降低,叶黄素循环组分中紫黄质(V)含量增加,而单环氧玉米黄质(A)和玉米黄质(Z)的含量减少,表现为(A+Z)/(A+Z+V)比值下降。Arrhenius分析证明,VDE对低温和膜脂不饱和度都敏感。相关分析表明,类囊体IUFA分别与VDE活性、(A+Z)/(A+Z+V)和D1蛋白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粳稻9516相比,籼稻汕优63类囊体膜的IUFA较低,低温下类囊体膜脂流动性和稳定性较差, VDE活性和(A+Z)/(A+Z+V)比值较低。  相似文献   
8.
在对狼五山植被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计算了各种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 ,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植物群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干扰和利用逐步加强 ,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都呈下降的趋势 ,导致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楸树组培与快繁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蓉  谢焕松  刘鑫燕  曹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715-15716
[目的]实现楸树离体的快速繁殖,并为楸树的大规模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楸树腋芽为外植体,通过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研究楸树组培及快繁技术。[结果]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培养基,分别为腋芽萌发:N。+6一BA2.0mg/L+NAA0.005mg/L;愈伤组织诱导:MS+6一BA1.5mg/L+NAA2.0mg/L;芽分化:MS+6一BA0.2~0.5mg/L+NAA0.5~1.0mg/L;继代增殖:N6+6·BA1.0~1.5mg/L+NAA0.005~0.01mg/L;生根培养:1/2MS+NAA0.5~1.0mg/L+活性碳1g/L。[结论]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楸树,能大大提高楸树的繁育速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