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6415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育成的重要小麦育种基因资源,解析川6415在其衍生后代的遗传,对利用川6415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617对SSR引物对川6415及其衍生品种(系)进行扫描,分析川6415在其一代、二代衍生品种(系)的遗传,结果表明,一代衍生品种川麦42继承了26.6%川6415的遗传物质;二代衍生品种(系)31区和R104更多的继承了川6415的遗传物质,分别为32.6%和37.2%.川麦42遗传背景中来源于川6415的SSR标记位点,在除3D、4D、7D外的18条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在2A、2B和4B染色体上形成染色体区段.4B上川麦42遗传背景中源于川6415的染色体区段有利于增加穗数/m2; 2B和7A上的川6415染色体区段有利于降低川麦42株高.因此,太谷核不育小麦衍生材料川6415可作为增加穗数/m2和降低株高的重要基因资源用于小麦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麦A、B基因组特异SSR标记扩增节节麦D基因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节节麦SQ-214、中国春(CS)和四川育成品种SW3243为材料,利用192个小麦A和B基因组特异SSR标记,对节节麦D基因组进行了扩增,结果表明:有130个特异SSR标记(67.70%)可以在只含D基因组的节节麦上扩出产物,并对扩增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回交,育成高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川麦38(99-607)。为明确川麦38抗条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川麦38与绵阳26、绵阳335、SY95-71、川育12等5个高感条锈小麦品种杂交,获得杂种F1、F2群体;利用条中32对抗×感杂种F1、F2群体接种鉴定抗性分析表明,川麦38对条锈病新小种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将川麦38与含Yr13的德国小麦8661及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3个抗病新品种(川麦42、川3736、复小穗小麦)杂交,分析川麦38与4个抗病品种的抗性基因等位性,结果发现抗×抗F2群体中均分离出一定比例的感病单株,表明川麦38与德国小麦(Yr13)、川麦42、川3736、复小穗小麦等的抗锈基因不等位,为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4.
具有D染色体组的山羊草属种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二级基因源,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变异丰富,可供现代小麦改良利用。选用24对D染色体组特异性微卫星(SSR)标记引物,将19份山羊草属种的D染色体组与3个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共检测出67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上能检测到1~44个等位基因,平均28.29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属种的材料基本上聚为一类,19份山羊草属种的D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可供小麦远缘杂交以丰富栽培小麦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硬粒小麦SWAHEN3抗条锈(条中30、31)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硬粒小麦SWAHEN3成株期对中国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0(CYR30)和条中31(CYR31)免疫-高抗。为明确SWAHEN3抗条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SWAHEN3与高感硬粒小麦品种Kappli杂交,获得杂种F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成品油管道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成品油管道发展迅速并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适应、建设和运营经验不足等问题。对我国成品油管道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压力等级高、设备先进、自动化水平高、输送油品种类少、管理相对粗放、运行管理高度集中。指出了存在的几个问题:不能准确检测批次界面,检测仪表缺乏校准,混油处理能力不足,规模不合适,工艺流程复杂,界面跟踪误差大,水击保护不恰当。针对管道建设和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推行“分储分输”模式,配备掺混设施,控制新建管道规模,开发通用界面跟踪技术,开展成品油管道精确化管理技术研究。(图3,参14)  相似文献   
7.
正8月21日,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农业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实现了粮食生产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肉类生产从不能自给到自给有余并大量外调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实现了从饥饿到吃饱再到吃好的生活变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860.54万t,  相似文献   
8.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02份从CIMMYT引进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杂交,分析了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结果表明: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能力变异很大,从0%~72.49%;其中有11份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率超过50%以上,1份人工合成小麦YAR/Aegilops tauschii518的杂交结实率达到72.49%,与中国春相似。通过比较同一个硬粒小麦与不同节节麦或同一个节节麦与不同硬粒小麦的可杂交性,发现硬粒小麦和节节麦都对人工合成小麦的可杂交性具有较强的作用。本实验所筛选的具有高亲和性的人工合成小麦,可作为远缘杂交的新材料,用于转育小麦近缘属种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9.
具有D基因组的山羊草属种是小麦重要的野生近缘植物,携带丰富的优异基因,是改良现代小麦的重要遗传资源。SSR标记Barc1183是在川麦42遗传背景中发现的一个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的高产基因座,位于4DL染色体上。本研究,利用基因座Barc1183及其紧密连锁的SSR标记Barc48,以川麦42和川农16为对照,对27份含D基因组的山羊草属材料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27份山羊草属材料在Barc1183基因座,发现8种等位变异类型,其中6种等位变异类型为不同于对照川麦42和川农16的新类型;而在Barc48基因座,发现5种等位变异类型,这5种等位变异均为不同于对照川麦42和川农16的新等位变异类型。结合Barc1183和Barc48基因座结果分析表明,27份山羊草属材料中均含有不同于川麦42、川农16的等位变异类型,没有一份与川麦42和川农16基因型完全一致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不同N、P、K营养水平下"川麦42"苗期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IMMYT人工合成小麦与四川小麦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为材料,采用小容器水培法,分别设立了11个不同的N、P、K浓度梯度,鉴定了川麦42的苗期生物学特性。通过对地上部生物学特性(地上部生物量、苗高、叶面积)、根系形态学特性(主根长度、分枝根长度、根系总长度和根系干重)的分析,初步结果为:川麦42具有耐低P胁迫能力。通过比较根系形态变化(主根长度、分枝根长度、根系总长度)上的差异,得出了N、P在川麦42初生根系分枝根建成上起主导作用,K在主根建成上起主导作用的结论。同时指出,在以地上部生物学特性为指标筛选耐低N、K、P胁迫小麦时,需要在较低水平下设定N、P、K浓度梯度,而在以根系形态学特性(根系长度、根系干重)为筛选指标时,K的浓度应大于根系发育所需的最低K量,可提高筛选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