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中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中是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机械化种植是当前水稻生产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汉中市近7年来机插秧生产现状分析,指出汉中市机插秧主要问题在于土地资源分散及主栽品种少等5个方面,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扶持以及农机农艺一体化循环产业链等主要措施,以促进汉中机插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楚粳38等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粳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粳稻品种在陕南种植时,随着播期的推迟,成熟期相应推迟,产量也逐步下降;随着播期推迟,灌浆结实期日平均气温的降低,粳稻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极显著降低,外观品质变优;不同粳稻品种之间产量、稻米品质差异显著。因此,选用优质、高产品种同时适当延迟播种,是解决陕南地区粳稻品种产量和稻米品质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黄华占’是近年来陕南地区水稻种植主推品种,通过‘黄华占’在陕南地区的种植表现及产业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本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3a制种实践,结合汉中当地的气候情况,总结了中熟杂交稻新组合金优360(金23A/R360)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5.
Ⅰ优86是陕西省汉中市农科所用优ⅠA与本所选育的恢复系R8608配制的中熟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好、生育期短、抗性强等特点。2000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I优86是汉中市农科所用自育恢复系R8608(圭630/菲-//丛桂314/IR860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IA于1997年测配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杂交稻.经1997~1999年连续三年的试验、试种,平均亩产548.46kg,比对照种汕优64增产15.37%,三年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宁强、洋县等地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50kg,高产田块可达660kg以上.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熟期适宜、多抗,综合性状显著优于对照汕优64.2000年2月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我省海拔850m以下的山区、丘陵和关中稻区种植;宁强、洋县、留坝等地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丰优 2 8是陕西汉中市农科所以自育恢复系R2 88与粤丰 A测配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 ,2 0 0 2~ 2 0 0 3年参加陕西省水稻区试优质组试验 ,2 0 0 3年同时参加陕西省水稻区试生产试验 ,2 0 0 4年 4月通过了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稻 2 0 0 4 0 0 4 ) ,经试验、示范 ,  相似文献   
8.
Ⅰ优86是汉中市农科所用自育恢复系R8608(圭630/菲一//丛桂314/IR8608)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IA于1997年测配选育而成的高产中熟杂交稻。经1997~1999年连续三年的试验、试种,平均亩产548.46kg,比对照种汕优64增产15.37%,三年增产均达显著水平。宁强、洋县等地大面积种植,一般亩产550kg,高产田块可达660kg以上。  相似文献   
9.
中优186是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中9A与自育恢复系R186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等特点,2015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旨在加深理解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体系。【方法】以几个重要的恢复系和不育系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ADM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结果】研究表明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的控制,穗总粒数、单株总粒数、千粒重和单株重以加性效应占主导,株高和单株有效穗则由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共同控制;狭义遗传率以千粒重的表现最高,单株重次之;不育系中粤泰A能增加单株有效穗,Y58S和中9A能增加单株总粒数;恢复系中绵恢725能增加穗总粒数、单株粒数、单株重和千粒重;此外,遗传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增加穗总粒数和单株总粒数可以达到增加单株重的目的,而要选到穗总粒数较多的材料有效穗不能太多。【结论】在水稻产量相关性状育种实践中,应根据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穗总粒数、单株总粒数、千粒重、单株重和播始历期可在常规聚合育种上通过世代综合选择,使加性效应得以稳定遗传,而株高和单株有效穗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一定的潜力。千粒重和单株重早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株高和单株有效穗高代选择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