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方法.同时,对其中阿奇舒勒矛盾解决矩阵、物质-场分析进行了说明,并全面地应用该理论进行了杨树扦插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在对实际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功能分析以及矛盾的根本原因分析,通过技术矛盾定义和创新原理应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的应用、物-场模型建立和标准解法应用,确定了装备中分苗机构和扶苗机构等主要机构的创新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花叶开唇兰[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l]在广东肇庆地区人工设施控湿大棚和次生阔叶经济林下的生长情况,为筛选适合该区域的花叶开唇兰有效栽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花叶开唇兰组培苗为材料,连续两年秋冬季在广东肇庆地区的人工设施控湿大棚和次生阔叶经济林下进行花叶开唇兰种植试验,对比两种栽培模式下花叶开唇兰植株的生长状况、叶片色素含量、成活率、病虫害情况及生物量.[结果]两种栽培试验地的温湿度相近,但设施控湿大棚平均日光照度显著低于阔叶经济林下(P<0.05,下同).花叶开唇兰在设施控湿大棚的生长势明显,生长至180 d时,设施控湿大棚花叶开唇兰的株高、节数、叶数、总根数和根长分别高出阔叶经济林下栽培植株36.14%、21.50%、25.60%、105.81%和77.94%,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分别较阔叶经济林下植株高35.54%和169.05%;花叶开唇兰在阔叶经济林下的自然栽培模式易遭受虫害,种植180 d后的成活率仅41.12%,而设施控湿大棚的植株成活率为80.23%;阔叶经济林下植株的鲜重和干重显著低于设施控湿大棚下植株,但其单株折干率较高,为11.76%.[结论]花叶开唇兰种植在设施控湿大棚的生长性状优于阔叶经济林下栽培.广东肇庆地区由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Cunn.ex Benth.)、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Nees et T.Nees)Blume]和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等组建的阔叶经济林下并不适宜种植花叶开唇兰.阔叶经济林下自然小气候环境变化大,植株易遭受自然气候和病虫害生物等胁迫.建议品种引入种植前,应依据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慎重选择适宜的经济林下生态环境,合理设计栽培管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4.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 1996~ 1999年 4年试验观察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卵至三龄幼虫存活率 ,二代为 1.3% ,三代为 5.5%。田间幼虫与被害蕾铃比分别比普通棉田提高 35.1%和 2 1.3%。结合对普通棉田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初步确定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为 :二代百株幼虫 5.2头或百株卵量 4 0 0粒 ,三代百株幼虫 4 .7头或百株卵量 85粒  相似文献   
5.
苗蚜与二、三代棉铃虫相继为害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在各自单独防治指标下相继为害可导致棉花减产。为了确保棉花不减产,经试验,在棉田害虫综合治理中应执行苗蚜卷叶株率10%,百株二代棉铃虫幼虫8~12头,三代棉铃虫幼虫6头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棉铃虫中度发生自然为害下的田间试验表明:R93─5的二代累计卵量、平均幼虫量、顶尖被害及蕾铃被害率均低于抗虫对照HG─BR─8。皮棉增产28.9%。在不防治情况比当地推广种增产32.7%。其他材料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带状套种玉米黄豆亩产吨粮初步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平原农业区无霜期181天,≥10℃的年积温为4 073℃,作物生长期太阳总辐射为414.4kJ/cm~2,年种植一季农作物热量有余,种植两季则不足。1975—1978年,当地农业科技人员为改变小麦收后复播60黄玉米或糜子产量低、效益差的局面,曾在小麦套种高粱或玉米上做了不少尝试,但因受生产体制和生产条件的限制,间作套种的带状种植未能巩固下来。  相似文献   
8.
特大发生年棉铃虫二代卵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和1993年,晋南棉区棉铃虫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1500-4000粒,相当于80年代的10倍以上。卵在棉株上、中、下部的分布比例依次为63.44%、35.38%、1.18%;在暴露部位、隐蔽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分布比例为46.56%、23.38%、30.08%;卵盛期时暴露部位卵量下降为43.82%,其他部位上升为32.94%,隐蔽部位23.24%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
塑膜覆盖棉田棉蓟马的消长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面积推广塑膜覆盖植棉,棉田生态改变,促使棉蓟马(Thrips taqaciLind.)的发生和为害加重。1983—1984年在我省覆盖棉田对其消长特点及防治问题进行了初步观察,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棉铃虫诱芯防治棉铃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性诱剂可大量诱杀棉铃虫雄成虫,每枚诱芯越冬代可诱33头,一代370头,二代92头,三代561头;可使田间落卵量减少8.6%~31.3%,卵孵化率降低1.2%~8;2%,虫口密度降低19.0%~45.7%。本文还优选出了较好的棉铃虫性诱剂型号和比较了棉铃虫性诱剂与高压汞灯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