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 1996~ 1999年 4年试验观察 ,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卵至三龄幼虫存活率 ,二代为 1.3% ,三代为 5.5%。田间幼虫与被害蕾铃比分别比普通棉田提高 35.1%和 2 1.3%。结合对普通棉田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初步确定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为 :二代百株幼虫 5.2头或百株卵量 4 0 0粒 ,三代百株幼虫 4 .7头或百株卵量 85粒  相似文献   
2.
3.
特大发生年棉铃虫二代卵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和1993年,晋南棉区棉铃虫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1500-4000粒,相当于80年代的10倍以上。卵在棉株上、中、下部的分布比例依次为63.44%、35.38%、1.18%;在暴露部位、隐蔽部位和其他部位的分布比例为46.56%、23.38%、30.08%;卵盛期时暴露部位卵量下降为43.82%,其他部位上升为32.94%,隐蔽部位23.24%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4.
苗蚜与二、三代棉铃虫相继为害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在各自单独防治指标下相继为害可导致棉花减产。为了确保棉花不减产,经试验,在棉田害虫综合治理中应执行苗蚜卷叶株率10%,百株二代棉铃虫幼虫8~12头,三代棉铃虫幼虫6头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
1993年我们对典型黄萎病株的不同部位根、茎、果枝、叶、苞叶、叶柄、青铃等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叶部出现菌落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叶柄、苞叶、青铃和果枝占的比例也较大;主茎上、中、下部和根占的比例较小。因此分离黄萎病菌选取叶片部位最佳。  相似文献   
6.
通过棉铃虫中度发生自然为害下的田间试验表明:R93─5的二代累计卵量、平均幼虫量、顶尖被害及蕾铃被害率均低于抗虫对照HG─BR─8。皮棉增产28.9%。在不防治情况比当地推广种增产32.7%。其他材料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应用棉铃虫诱芯防治棉铃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明确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性诱剂可大量诱杀棉铃虫雄成虫,每枚诱芯越冬代可诱33头,一代370头,二代92头,三代561头;可使田间落卵量减少8.6%~31.3%,卵孵化率降低1.2%~8;2%,虫口密度降低19.0%~45.7%。本文还优选出了较好的棉铃虫性诱剂型号和比较了棉铃虫性诱剂与高压汞灯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棉花对甲磺隆钠盐十分敏感,麦棉套种田禁止使用,麦后夏播棉应在小麦3叶期以前使用,用量不得超过7.5g·hm-2(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1996~1998 三年对比调查结果表明, 转 Bt 基因抗虫棉晋棉 26 号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 子棉含虫量和棉子被害均比普通棉品种减少80.5% ~96.5% , 红花率减少61.4% ~75.5% 。  相似文献   
10.
盖草能棉田除草效果试验简结樊宝华,吕菊英,潘启明,李建勋山西省棉花所运城044000盖草能(Grallant12.5EE)系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禾本科杂草的一种新型高效选择性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为明确其在棉田的施用效果,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兹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