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筛选川东南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下的最适水稻品种。[方法]以Ⅱ优838作对照,比较25个品种在川东南地区"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下的头季稻和再生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以及抗逆性。[结果]川优3203、川香198、冈优2009、蓉穗415、宜香1313、Ⅱ优498、Ⅱ优3213、Ⅱ优615等8个品种头季产量高,再生力强,再生稻产量高,抗逆性强;华优75、G优802、一丰8号、Ⅱ优9号、内5优5399、冈优1237等6个品种2季产量均达10 500 kg/hm2以上,再生力较强,再生稻产量也较高;宜香3551、泸优2号、川优89头季和再生季均表现与对照相比显著减产;天龙优504、冈优1237头季中稻产量较高。[结论]在川东南地区,川优3203、川香198、冈优2009、蓉穗415、宜香1313、Ⅱ优498、Ⅱ优3213、Ⅱ优615等8个品种适合作为"中稻—再生稻"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科玉9699原名XD901,是西南大学玉米研究所2006年用自育自交系CY138作母本、CY388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组合,并于2012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株型好、活秆成熟、抗倒、结实性好等优点.2010 ~2011年参加重庆市玉米平丘组区域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为8 154.0kg/hm2,比对照种渝单8号平均增产10.87%,居参试品种第2位,12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增产点次率100.0%.  相似文献   
4.
准确预测不同区域杂交中稻开花期与自然极端高温发生期相遇的概率,有利于制定当地水稻生产避险高产稳产技术。以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新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品种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杂交中稻开花期受自然极端高温伤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后第5天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纬度相关性不显著。建立的基于经度(x1)和海拔(x3)预测水稻齐穗后第5天日序的回归模型,F值为13.25**~13.56**,决定程度高达0.8688~0.8715。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2年在6个生态点的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62~0.8641,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83%~1.18%,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x2、海拔:x3)预测≥35℃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杂交中稻开花期受极端高温伤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杂交中稻开花期受极端高温伤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好的生产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正宜香优2115是由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雅恢211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于2011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稻2011001);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天优华占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天优华占在富顺县的适宜播期,釆用对比试验,分析不同播期对天优华占中稻和再生稻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优华占在富顺县的适宜播期为3月2日至3月12日,生产上应用一般中稻+再生稻单产超过12.0t/hm2,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川优6203中稻——再生稻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川优6203是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106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2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于201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编号为:川审稻2011(018)。富顺县通过2013~2014年两年试验示范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性状好、抗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四川省杂交水稻突破性新品种,在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1主要特征特性1.1产量高富顺县农牧业局农技站与种子站联合在骑龙镇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穗型杂交水稻的特点,分析了大穗型品种单产12.0t/hm2的产量构成特点,提出"稳定穗数,主攻穗重"为超高产栽培目标及"前争蘖、中壮杆、后攻穗"的技术路线,采用"旱育壮秧、适龄移栽、三围立体栽培、适时调控、增施中后期肥、病虫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进行实践。该配套技术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四川自贡等地区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创建了优选良种、优化带植、前期整地、种子处理、适期播栽、科学施肥、防倒控旺、杂草防除、病虫防治、适时收获的成套大豆套间作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技术,建立了玉米间作春大豆和套作夏大豆、高粱间作春大豆和套作夏大豆、果园间作春大豆和夏大豆 3 类 6 种种植模式,拓宽了大豆扩种增粮增收途径,实现了不争地、多增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值得相似生态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预测不同区域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并为开花期耐低温冷害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制定相应的避(缓)高产稳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于2018年和2019年,以近几年四川省推广的22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四川盆地东南部不同生态点开展试验,研究了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再生稻开花期受自然低温冷害风险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建立了基于经度和海拔高度预测再生稻齐穗后第5日日序的回归模型,F检验值为22.88**~65.11**,决定系数高达0.9196~0.9702。该模型经多个品种连续两年在6个生态点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1∶1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8391~0.8638,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RMSE)值为0.93%~1.21%,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本研究建立的再生稻齐穗期与地理位置关系模型与作者等先期建立的基于地理位置(纬度、海拔)预测≤22℃最早发生期预测模型相结合,探明了不同地理位置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机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可准确预测再生稻开花期受低温冷害的风险程度,具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