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全国314个主要栽培大麦品种的书面材料和标本,鉴定出它们属于普通大麦种、二棱大麦和多棱大麦两个亚种,共82个变种,其中新变种28个。多棱大麦变种占83%,稞大麦多于皮大麦。变种中以稀穗、长芒、齿芒,穗和籽粒深色(黑、褐、紫、兰绿)、长毛小穗轴等类型占多数。二棱大麦以nutans和erectum,多棱大麦以pallidum,parallelum,pyramidatum,coelcste,revelatum和nudipyramidarum等变种分布较广。变种数、深色型变种和多棱大麦变种的分布频率都以青藏高原为最高。因此认为,多棱大麦是我国主要栽培类型,青藏高原可能是我国栽培大麦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2.
以3个大麦组合的六个群体 P_1、P_2、F_1、F_2、BC_1和 BC_2为材料,对产量性状进行棱型性状的多效性,遗传力和世代均数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性状除单株产量外,均受棱型性状的多效性影响,和千粒重的广义遗传力最大,而单株穗数等遗传力最小。世均数分析还表明,加性—显性模型不能普遍解释供试组合的性状遗传,加性效应普遍达极显著水平,显性和上位性作用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4个东方型栽培大麦品种和5个西方型美国栽培大麦品种以及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F_1杂种为材料,用系×测验系分析法研究了大麦不同类型亲本基因组在杂种F_113个性状上的遗传行为以及这些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性状表现决定于亲本基因组的基因加性效应与互作效应且多数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的加性效应。株高、穗粒数、生育期性状较千粒重、单株有效穗、结实率易于改良。东方型栽培大麦品种在目标性状上比西方型美国栽培大麦具有较好的配合力。在中国南方冬麦区,作为组合育种的亲本,东方(?)栽培大麦品种比西方型美国栽培大麦品种要优越。  相似文献   
4.
植物遗传型雄性不育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核基因单独控制的,谓之核不育,另一类为核质基因共同作用决定的,称之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或胞质雄性不育,理论和实践均表明,对自花授粉作物来说,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在开发利用杂种优势上有重要价值,大麦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青藏高原大麦密穗直立型矮秆遗传资源的发现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成就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国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鉴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大麦属的分类,过去基本上是按形态学来划分的,其中栽培大麦的分类比较混乱。近年来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中外学者们对大麦的分类提出了一些合理意见,即根据细胞遗传学上的差别和生殖隔离机制来划分种一级,结合形态学、生态学来划分亚种和变种。我国过去对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名称的订定没有一个成套的规范,国外有关栽培大麦的分类和变种检索资料,各有见解,很不统一,而且有一些分类体系很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国际大麦遗传学讨论会于1986年10月6—11日在日本冈山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代表日、中、美、加、西德、法、澳、英、瑞典、丹麦等共32个国家的274位大麦科学工作者,我国出席会议的有12人。这次会议是在1981年爱丁堡第四届国际大麦遗传学讨论会的建议下召开的。会议宗旨在于: 1、提出和讨论自上届会议以来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川农大 3号大麦是四川农业大学 1984年从川裸 1号的天然杂交变异株后代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矮秆、优质、多抗啤酒大麦新品种 ,原编号 315 5。199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统计累计推广面积 13.34万 hm2 。适宜于间套作开发预留行 ,是棉区及川西南、川中、川北丘陵地区优良的大麦品种。1989~ 1990年在全国区试中名列前茅。 1990~1991年进行产量试验 ,每 667m2 产 310 kg,较浙农大3号 (对照 )增产 15 %。 1991、1992年在四川省 5个点区试中 ,产量居首位 ,较浙农大 3号增产 13.2 %。1992、1993年在全省 4个点进…  相似文献   
9.
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er f.)即裸大麦,为我国青康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经驗証明,青稞不是低产作物而是高产作物。青稞成熟早,生长期短,特别适宜于海拔高、无霜期短的高原地区栽培,近年来其栽培高度已推移到拔海4,500米的地区(西藏帕里)。由于青稞生长期短,成熟早,它的生长和生理特点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类型不同的9个栽培大麦品种和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的20个杂种F_1为材料,分析了大麦杂种F_1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若干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加性基因效应和基因互作效应对F_1籽粒蛋白质含量有重要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且与组合的亲本棱型组配有关,二棱×多棱组合多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多棱×多棱组合多表现负向杂种优势;籽粒蛋白质杂种优势与主穗粒数、单株粒数及单株粒重杂种优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