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回顾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光温敏雄性不育资源鉴定,育性转换特性研究,实用不育系选择与鉴定程序等方面,对我国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选育与研究情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目前不育系选育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粳稻鄂粳杂3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粳杂3号系以粳型光敏感核不育系N5088S为母本,粳型恢复系闵恢12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穗大粒多,穗型半直立,适合于湖北省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晚稻种植.介绍了鄂粳杂3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提出了稀播壮秧、适时早插,重施底肥、酌施穗肥,科学管水、适度轻晒等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4.
5.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选择与鉴定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光敏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是光温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高温临界温度高、低温临界温度低、光敏温度范围宽、光温互补作用强的不育类型最为适用。低温临界温度低的选择关键是在长日低温条件下选不育株;高温临界温度高的选择关键是在短日高温条件下选可育株。在进行人控低温临界温度指标的鉴定时,应尽量模拟盛夏低温的光温条件。  相似文献   
6.
二十一世纪水稻育种新战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论述了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结合利用基因组间和多倍体杂种优势,开创水稻育种新途径的策略。纵观水稻育种的历史,无论是常规杂交育种,还是杂交稻育种,其研究战略都是建立在有性生殖和二倍体基础上的,归根结底,都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A基因组)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从野生稻向栽培稻引入少数优良基因。从作物进化  相似文献   
7.
籼型光敏感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l982年开始,以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原始株农垦58S为PGMS基因的供体,用不同的籼稻品种进行单变、复交或回交。研究了PGMS籼稻背景的效果,单交Fa的入选频率为o.00647‰,回交或复交F2的入选频率为0.0155%。通过定向选择和育性鉴定,已从复交后代选育出w6154s、W7415S,W6184S、w611ls和w6434s等籼型光敏感桉不育系·其农艺性状一致,育性稳定,GMS然光温条件下能完垒表达。并发现在7日lO日左右和9月lO日左右有两个育性转换期。进一发现扩大了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应用价值和范围。已育成的不育系属于长江流域的早稻和中稻。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类型的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针对夏季低温对我国两系杂交稻制种生产的严重威胁,用1997~1998年由三亚、武昌、贵阳、南京4个生态点组成的“新不育系联合生态鉴定”试验资料,分析了以培矮64S为代表的实用低温敏类型不育系和以N5088S为代表的实用光敏类型不育系的育性光温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培矮64S的育性受温度影响,育性稳定性较差,下限温度指标年际间和地区间变化较大;N5088S育性主要受日长影响,其临界光长同一地年际间差异小,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用1951~1992年逐日平均气温和理论日长资料,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南方稻区(18°14′~34°17′N)的三亚、南京、广州、福州、长沙、杭州、南京、高邮、徐州等9个城市的光温特征及其时空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生态角度提出了克服夏季低温危害两系杂交稻制种的三项生态技术措施,一是要根据气候规律正确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区和季节;二是华中双季稻区应改秋制为春制或选择山区单季稻区秋制;三是应全面评价温敏和光敏类型不育系的特点,因气候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水稻不育系资源。  相似文献   
9.
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人工光周期处理和自然条件下分期播插等方法,在武昌对11个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类型进行了鉴定。初步探明了影响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因子和临界光温指标。结果表明,大多数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均受到光周期与温度的共同作用,纯粹的光敏型或温敏型不育材料是不存在的,从而为选育生态适应性较广的光敏核不育系提供了农业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0.
籼型核不育两用系W91607S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6154S为母本,CP-SLO17为父本于1988年杂交配组,在后代中经定向选择,于1991年育成W91607S。1994年通过河北省科委的技术鉴定。W91607S在武汉自然条件下7月25日至9月10日抽穗为不育期,花粉和小穗自交不育度均在99.5%以上。1000株以上群体遗传性稳定,花粉不育度99.99%,小穗自交不育度99.88%。在育性对温度的敏感期进行日平均温度24℃、光照、14h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