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以反季果大浦和柳叶橘为试验材料,测定自然贮藏条件下果肉中蔗糖、葡萄糖、果糖、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果肉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升高,贮藏36 d达到最高;Vc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降低,贮藏36 d时最低。表明自然贮藏过程中大浦和柳叶橘果实内糖类物质逐渐增多,Vc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
核桃叶片内多酚黄酮类成分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植物多酚对研究植物防御极端环境的基础有重要作用。为了了解核桃内多酚类成分对不同寒冷温度响应的含量变化,采用0℃、-2℃、-4℃、-6℃、-8℃几个低温进行处理,研究了在不同时间核桃叶片多种成分(多酚、黄酮、花青素、还原型VC)对低温胁迫响应的规律。结果表明:核桃叶片黄酮、茶多酚、花青素含量在不同低温胁迫下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还原型VC含量在不同的低温胁迫下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黄酮含量在-8℃胁迫24h后达最高值23.64mg/g,多酚含量在-6℃胁迫72h后达到最高值36.71%,花青素含量在-6℃胁迫48h后达到最高值5.22 mg/g,还原型VC含量在-2℃胁迫72h后达到最高值193.60mg/100g。这些结果表明,核桃叶片内源物质含量和低温胁迫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芒果剪口芽中富含多酚,由于多酚易被氧化,且难以与核酸分离,导致总RNA提取困难。为提取适于芒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高质量RNA,通过在华越洋超快新型植物RNA提取试剂盒的细胞裂解液中加入适量的β-巯基乙醇,研究β-巯基乙醇对芒果剪口芽总RNA提取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300μLβ-巯基乙醇,可以排除多酚、色素等杂质的干扰,获得条带完整、质量较好的总RNA样品。RT-PCR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此方法提取的RNA完全适于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中华类红肉猕猴桃品种的亲缘关系并从中筛选溃疡病抗性种质,本研究使用SCo T分子标记对九个红肉猕猴桃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同时使用离体枝条鉴定的方法对各品种的溃疡病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红阳系品种‘红阳’、‘红昇’、‘红实1号’、‘红实2号’、‘东红’、‘脐红’等明显聚为一类外,野外实生选育品种‘湘吉红’也与红阳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甚至比东红更优先聚类,说明其可能具有‘红阳’的遗传背景。而‘楚红’和‘桂红’与红阳系品种具有明显较远的遗传距离,甚至远于对照品种‘Hort16A’和‘Hayward’,说明其与红阳系有着明显不同的遗传背景。红阳系除‘红实2号’表现为感病外,其余均表现为高感。‘楚红’和‘桂红’被证明对溃疡病的抗性较强,甚至强于耐病对照品种‘Hayward’。研究明确了九个中华类红肉猕猴桃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对溃疡病的抗性,筛出了两个对溃疡病具有显著抗性的红肉猕猴桃资源,为进一步培育具有溃疡病抗性的红肉猕猴桃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花生排种过程中存在的机械破损问题,以花生品种四粒红不同条件下的初始破碎力为指标,开展花生三轴方向上的起始破碎力测定试验。采用全组合试验方法,以压缩速度、含水率为因素,分析了花生种子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压缩速度条件下x、y、z三轴方向起始破碎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浸泡温度20℃,浸泡时长为3 h,花生含水率达15.4%时,起始破碎力在三轴方向均最大;在不同压缩速度下,花生种子起始破碎力沿x轴方向最大,沿z轴方向最小,分别平均为35.86 N、22.35 N;同一压缩速度下,花生种子起始破碎力随含水率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花生种子的力学特性、损伤机理及播种机的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虚拟现实(VR)技术中,对飞机等大型器械的虚拟装配及分解对于现实的生产、装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虚拟装配及分解的特性,在Virtools环境下,设计和实现了对某型飞机的结构进行分解仿真.该仿真过程不仅使我们看到飞机整个分解过程,同时也为现实飞机部件分解过程提供有力的参考.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过程更加真实,且能灵活应用于各个设备的分解及装配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广西各猕猴桃产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作者于2021年8-9月采果期收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池市、百色市、贺州市及宜州市等5个市15个猕猴桃主产县38个代表性果园的成熟果实进行病果的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共计分离获得174份真菌材料和5份细菌材料,分别使用鉴定真菌的通用引物ITS1/ITS4和鉴定细菌的通用引物27F /1429R做PCR 扩增。将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发现15个主产县猕猴桃果实病害的病原真菌主要有葡萄座腔菌科的2个属Botryosphaeria和Neofusicoccum、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镰刀菌(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毛霉属(Mucor)和类拟盘多毛孢属(Neopestalotiopsis),其中葡萄座腔菌属、间座壳菌属、二孢菌属和Neofusicoccum为主要真菌,分别占获得真菌材料总份数的47.70%,29.89%,9.20%和6.90%,毛霉属和类拟盘多毛孢属为猕猴桃果实病原菌系首次报道。病原细菌种类有葡萄杆菌(Gluconobacter)、Atlantibacter 和泛菌属(Pantoea),这3个属的细菌在猕猴桃果实病原细菌相关报道中均未见报道。鉴定结果初步锁定了广西猕猴桃果实病害病原菌种类,可为猕猴桃果实病害的预测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