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DNS法对黑曲霉产的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温度为80℃和90℃处理10min仍有超过90%的活性;最适pH值为4.0,在pH值2.0—7.0的范围内,相对酶活保持在80%以上。该酶在最适反应温度、稳定性能等方面表现优良,适于作饲用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测定了α-半乳糖苷酶酶活、pH对酶活的影响,以及α-半乳糖苷酶的耐热性、耐酸性。结果表明,α-半乳糖苷酶各方面的性质都较优越,作为饲料添加剂,能起到降解饲料中存在的半乳糖苷等抗营养因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瘦肉率;降低豆类原料引发的幼龄动物腹泻;降低动物维持需要量,提高饲料能量效价;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用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型猪腧穴区皮内微血管的定量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型猪腧穴区皮内微血管的定量观察*穆祥高立云左志林(北京农学院,昌平102206关于腧穴之实质,至目前尚无定论。国内外有关腧穴组织学研究的结果是,腧穴区相对丰富且所有腧穴均存在的结构有植物性神经终末,感觉神经末梢和肥大细胞。由于在体表的这些结构都与微...  相似文献   
4.
1 经络实质研究概况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各种临床经络现象、穴位主治性能和生理解剖等观察总结出来的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经络学说的这一理论,不仅对针灸理论和临床,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以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的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1].然而有关经络实质的讨论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是现代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对中医卓越临床疗效的认同,以及西方医学的东方回归,促成了国内及国际上学习中医和针灸的热潮.经络是我国古人在2000多年前发现的人体系统,它具有运行气血、营养组织、平衡阴阳和沟通脏腑表里的功能.但是对经络的实质,即其形态结构基础迄无定论.因此,一直成为生命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经这些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研究者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和所占的资料提出了关于经络实质的多种不同假说.尽管这些假说都还不能对经络实质做出圆满的解释,但都反映了经络活动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5.
牛卵泡酶活性染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试验应用组织化学手段对牛卵巢中卵泡葡萄糖 6 磷酸酶(G 6 P酶)和碱性磷酸酶(AKP酶)进行酶活性反应显示。旨在探讨不同染色方法对酶活性反应显示效果,以便更好的观察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内酶的定位和酶活性反应的强弱.结果:对G 6 P酶检测效果以实验Ⅱ组好于实验Ⅰ组和对照组。其卵巢组织结构及卵泡形态较清晰;切片背景为浅粉色,酶活性处呈现棕色沉淀,酶活性反应显示较好;对AKP酶检测效果以实验Ⅰ组好于实验Ⅱ组和对照组,其卵巢组织结构及卵泡形态非常清晰,切片背景为兰色,酶活性处呈现黑色沉淀,各级卵泡上酶的反应显示较好。结论:不同染色方法对酶活性反应观察效果不同;牛卵巢卵泡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的结构部位,酶的活性具有强弱不同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AKP酶(碱性磷酸酶)和G-6-P酶(葡萄糖-6-磷酸酶)在牛各生长发育时期卵泡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卵泡数量与AKP酶和G-6-P酶活性反应阳性之关系极为显著,其中有腔卵泡的酶活性反应显示之数量多于腔前卵泡;但G-6-P酶活性反应之阴性卵泡显著多于阳性卵泡.AKP酶活性强于G-6-P酶.腔前卵泡酶活性位置显示之主要在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而有腔卵泡酶活性位置则主要在内膜细胞上.  相似文献   
7.
将 33周龄海兰褐蛋鸡 80只随机分成两个处理组 ,每个处理组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10只蛋鸡。以基础日粮作为对照组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金霉素 5 0 g/10 0 0kg作为试验组 ,试验期 4周。试验结果表明 ,金霉素在热应激条件下 ,可提高产蛋率 ,并降低破软蛋率和料蛋比。但对蛋壳质量及小肠组织形态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牛卵巢黄体类型与卵泡生长发育关系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牛卵巢不同黄体类型和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 ,探讨了不同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生长发育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1)不同类型黄体之间 ,黄体功能的强弱不同 黄体功能由强至弱依次为圆锥状型 (Ⅰ型 )、火山口状型 (Ⅱ型 )、蘑菇状型 (Ⅲ型 )、扁平片状型 (Ⅳ型 )、表面无黄体型 (Ⅴ型 ) 2 )黄体类型对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级卵泡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 Ⅴ型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与Ⅰ、Ⅱ、Ⅲ、Ⅳ型的腔前卵泡总数和有腔卵泡总数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而Ⅰ、Ⅱ型之间差异不显著 Ⅲ、Ⅳ之间差异显著 ,Ⅰ、Ⅱ型与Ⅲ、Ⅳ型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3)黄体类型对各级卵泡平均直径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牛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前期生长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探讨了次级卵泡和三级卵泡前期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 :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 ,卵泡颗粒细胞层数达 5~ 6层时 ,开始出现不连续卵泡腔 ;其层数在 8层以上则以连续腔为主 (占 94 .74 % ) ,连续腔出现最多的层数为 8~ 16层 (占 84 .2 1% )。次级卵泡在颗粒细胞层数达到 3~ 4层时 ,已形成完整的透明带 ,颗粒细胞层数达到 5层时 ,透明带增厚。随着颗粒细胞层数的增多 ,卵泡直径和卵母细胞直径均增大。次级卵泡卵母细胞直径的增长和卵泡直径增长速度基本接近 ;而进入有腔卵泡阶段 ,卵母细胞直径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其卵泡直径的增长缓慢。次级卵泡颗粒细胞层数在 2~ 5层 ;颗粒细胞层数达 5层之后进入三级卵泡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针灸理论和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是目前生命科学领域的两大理论课题和研究热点。大量的资料表明 ,经络系统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均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在针灸作用下 ,形成了经络—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结构。因此 ,致力于经络系统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关系研究 ,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结合点 ,不仅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研究 ,而且可能产生突破性进展 ,对中医学发展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1 经络实质研究概况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学家根据各种临床经络现象、穴位主治性能和生理解剖等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