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获得了一类茶树氧甲基转移酶基因cDNA全长并构建了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以从茶树叶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结合RT-PCR与RACE克隆技术获得氧甲基转移酶(O-methyltransferase)基因cDNA全长1 280 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为39.1 kD,理论等电点为5.68。其氨基酸序列与葡萄和蓖麻氧甲基转移酶基因相似性分别为73%、71%。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到1条与预测融合蛋白分子量相符的外源蛋白。  相似文献   
2.
家畜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是一种经创伤感染的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病畜对外界刺激兴奋性增高和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痉挛.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常存在于人畜粪便和土壤中,各种家畜不分性别、年龄都可感染,其中马属动物最易感染;主要为散发,在兽医临床上时有发生,治疗上较为棘手,且治疗费用昂贵,对畜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晰生产线和传统单机加工客家炒青绿茶的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特点,为标准化、精确化加工客家炒青绿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方品种马图茶为试验原料,采用实时3次重复取样的方法,比较分析半连续化生产线与传统单机加工客家炒青绿茶茶叶含水量、理化成分和成品茶感官品质3方面的差异。【结果】客家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茶叶含水量呈缓慢递减趋势,"一炒"是两种加工方式中失水最多的工序,失水率在64.4%~76.0%之间。茶多酚和咖啡碱在两种加工工艺中均呈显著增加,生产线加工的绿茶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分别为21.25%和4.63%,单机加工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为22.86%和4.96%。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组分因加工工艺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GC、C、GCG、ECG和CG在生产线加工中阶段性显著增加,EGC、EGCG和EC差异不显著。传统单机加工中GC、C、GCG和CG显著增加,EGC、ECG和EC显著降低,EGCG差异不显著。感官审评结果显示,生产线加工客家炒青绿茶品质相当或优于传统单机加工的客家炒青绿茶。【结论】生产线加工方式有利于形成清香型客家炒青绿茶的外形和品质,但茶味醇厚和回甘略逊于传统单机加工。  相似文献   
4.
大理茶是栽培型茶树的野生近缘种,了解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对于大理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至关重要。利用30对茶树核心SSR引物,对3个代表性的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居群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在所有大理茶样本中都能扩增出特异性产物,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14个,PIC范围为0.041~0.877,平均0.491。3个大理茶居群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大雪山(DXS)野生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香竹菁(XZQ)和白莺山(BYS)栽培居群的近交水平很高,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728和0.913。居群配对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均小于0.15,基因流(Nm)大于1。分子方差分析表明3个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94.1%)。聚类分析显示,野生和栽培大理茶单株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基于PCoA和Structure的群体结构分析显示,野生居群的遗传背景单一,栽培居群的遗传背景较复杂,其中7个BYS栽培居群单株可能是大理茶和阿萨姆茶通过渐渗杂交形成。  相似文献   
5.
正墨脱茶叶栽培历史不长,上世纪70年代曾经在县城、格当乡等地试种,由于交通、技术等原因未能形成规模。随着201 3年铁观音试种成功,墨脱县依托各种优势,茶叶生产迎来了大发展时期,目前已栽培4000多亩。本文主要针对墨脱县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期推动墨脱茶产业健康快  相似文献   
6.
杨停  朱荫  吕海鹏  马成英  张悦  施江  刘爽  林智 《茶叶科学》2015,35(2):137-144
芳樟醇是茶叶中含量很高的香气成分之一,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光学异构体,而这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香气品质。本研究利用手性色谱柱,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对绿茶和红茶中芳樟醇旋光异构体的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中都同时存在3S-(+)-芳樟醇和3R-(-)-芳樟醇两种光学异构体。供试绿茶茶样中3S-(+)-芳樟醇与3R-(-)-芳樟醇相对含量的比值(S/R)介于2.07~14.05,平均比值为5.21。表明供试绿茶样品中芳樟醇以3S-(+)-芳樟醇为主要存在形式。此外,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3种不同类型绿茶中芳樟醇的两种旋光异构体的组成比例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蒸青绿茶中的S/R比值最低(2.72),烘青绿茶的S/R比值最高(8.05),炒青绿茶的S/R比值(4.78)介于两者之间。供试红茶茶样中3S-(+)-芳樟醇与3R-(-)-芳樟醇相对含量的比值(S/R)介于0.65~0.82,平均比值为0.74。表明红茶样品中芳樟醇以3R-(-)-芳樟醇为主要存在形式。绿茶和红茶加工过程中3S-(+)-芳樟醇和3R-(-)-芳樟醇相对含量的比例变化研究表明,在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后S/R比值达到最高,为5.78;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发酵2βh后S/R比值达到最高,为1.59。不同茶树品种鲜叶中芳樟醇旋光异构体的S/R比值有很大差异,检测发现有的茶树品种鲜叶中的芳樟醇以3R-(-)-芳樟醇为主,如高芽齐和英红9号等,其余5个茶树品种鲜叶中的芳樟醇则以3S-(+)-芳樟醇为主。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同一年份、同一厂家生产的康砖茶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常规成分和儿茶素组分,比较两个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差异,为深入了解仓储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两个不同仓储地的DG2001和GZ2001含水量有显著差异。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没有显著差异,GZ2001中没食子酸和类黄酮极显著高于GD2010,DG2001中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组分含量极显著高于GZ2001。到。茶黄素和茶红素在DG2001和GZ2001中没有显著差异,但GZ2001中茶褐素极显著高于DG2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水量与类黄酮有显著正相关,但与可溶性糖、儿茶素极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DG2001和GZ2001分为两个不同的类群。因此,同一年份的康砖茶在不同仓储地存放10年以上后,可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8.
2006年5月下旬,山寨甘河村甘河社庄清发饲养的6头牛发病就诊,病牛为西杂和秦杂母牛,畜龄在5~7岁之间,膘情中等;经检查,6头病牛的症状大致相同,病牛精神不振,行走无力,鼻镜干燥无水珠,口色清白,触摸耳尖和出气有凉感;体温在37.6~38.5之间,瘤胃蠕动音弱,粪便色黑上附黏膜,小便色清如水,落地起沫;食欲下降,喜吃干草,厌食青草,有一头腹下水肿.根据以上症状和发病的时间,加上在同一地方放牧达11d,经综合分析确诊为青冈树叶中毒,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9.
茶树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克隆茶树(Camellia sinensis) 的一个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该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酶学特性和调控茶树中甲基化类黄酮物质的代谢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法,以从茶树叶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结合RT-PCR与RACE克隆技术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测序正确后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诱导表达。【结果】该基因cDNA全长为1 246 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077 bp,编码358个氨基酸,推测的蛋白分子量为40.2 kD,理论等电点为5.62;其核苷酸编码序列与葡萄和毛果杨的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相似性分别为80%和81%;经IPTG诱导和SDS-PAGE检测,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融合蛋白与预期蛋白相符合。【结论】利用RT-PCR与RACE克隆技术从茶树叶片中克隆得到了一个类黄酮O-甲基转移酶基因,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根据植物中hpRNA(hairpin RNA)原理,选择GLDH基因cDNA序列同源性较低区域设计1对携带双酶切位点的特异引物,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GLDH基因片段。构建中间克隆载体,经过3次亚克隆将测序正确的GLDH基因片段分别以正向和反向两种形式插入到间隔基因YYT的两端,经鉴定已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中,成功地构建了干扰GLDH基因表达的RNAi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NAi-GLDH,并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农杆菌菌株LBA4404中,为深入研究GLDH基因功能提供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