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1.
为钟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参考,对钟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科技创新驱动不足、产业规模发展难度大、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且融资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加强主要优势产业原料基地建设,推进优质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成果转化;积极谋划包装一批农业产业链项目,以招商促进农产品加工升级;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导入红海榄总DNA的耐盐番茄及其野生型番茄为材料,于3~4片真叶期分别用调和海水(1.07%盐度)和自来水进行灌溉,处理14d后,采用BPP法提取番茄根部的全蛋白质,通过等电聚焦和SDS–PAGE电泳得到番茄根部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利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 6.0对双向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发现,供试番茄根部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大约有550个蛋白质点,其中耐盐番茄与野生型番茄蛋白质表达量比值大于1.5或小于0.66的有139个;海水处理下,耐盐番茄与野生型番茄根部蛋白质表达量比值大于2.0或小于0.5的有69个,其中37个蛋白点的表达量为上调,28个蛋白点的表达量为下调,此外还有4个特异蛋白点。  相似文献   
3.
苗期低温胁迫对扬麦16叶片抗氧化酶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逆境, 研究-4℃、-6℃和-8℃低温胁迫对小麦苗期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胁迫时间的延长, 小麦植株由叶尖萎蔫变黄的2、3级冻害加重至叶片全枯的4级冻害, 甚至大部分茎蘖冻死的5级冻害, –4℃和–6℃处理24 h没有发生4级及以上冻害。–8℃处理24 h和48 h后植株5级冻害比例显著增加, 植株死亡率分别为16.7%和39.6%。低温胁迫初期小麦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随胁迫程度加重, SOD最先表现出下降趋势, POD和CAT变化稍缓, MDA含量增加。苗期低温胁迫使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且随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表现出对低温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以30份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在苗期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NaCl浓度分别为0,0.3%,0.5%),同时,测定了耐盐相关指标,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等方法,对水稻耐盐性进行了筛选及评价。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水稻品种的地上部鲜质量(FW)、地上部干质量(DW)、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叶绿素含量(TC)等与生长相关的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与生理代谢相关的指标都升高。在0.5%NaCl溶液处理下,除Pro含量外,其他指标的耐盐系数的变异系数都大于0.3%盐浓度处理下的变异系数,显示0.5%NaCl处理能更好地展示不同品种(系)之间的耐盐性差异。对0.5%NaCl处理下的各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各指标间有显著性相关的耐盐指标及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D值,显示耐盐性较强的5个品系为14-57,14-6,14-36,W01和14-58-2;耐盐性较弱的5个品系是16-8,50188-2,16-9,15-18-2和14-58-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利用这3个指标对各水稻品种(系)的耐盐性的估计精度均可达到90%以上。同时发现,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率(WUE)、地上部鲜质量(FW)等是评价水稻耐盐性的最重要的3个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使用系统聚类可把30份供试水稻品种(系)分成3类,分别为耐盐型、中间型和盐敏感型。  相似文献   
5.
冬季瓜菜之后轮作水稻是海南省一种重要的栽培模式。为了充分利用前作的肥效,一般后作水稻都会减少肥料的使用,这时前作肥料条施所导致的田间肥力不均会较大地影响后作水稻的生产。本研究以豇豆-水稻轮作为对象,以杂交稻品种‘聚两优747’为材料,于分蘖末期、成熟期分别在不同肥力下生长表现强势(T1)和生长表现弱势(T2)的行间取样,分析了豇豆-水稻轮作模式对后作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长在不同肥力行间的植株,在分蘖末期,其生长发育性状上有明显的差异,如株高、分蘖数、地上部干重、倒三叶叶面积、植株含氮量等方面差异显著,其中,T1植株根、茎、叶的含氮量分别比T2植株的高117.1%、368.8%、72.3%,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在成熟期,与产量构成相关的指标,如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T1植株的穗数和结实率分别比T2植株高64.0%和9.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稻米品质方面,虽然在出糙率、精米率、精米的长和宽及长宽比、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整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T1的垩白粒率比T2低4.5%,而T1的整精米率则比T2高5.5%,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在豆稻轮作的情况下要获得水稻的高产优质,需要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方案,改进耕作技术、均衡前作的遗留肥力,并注意在水稻当季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