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柞蚕生产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柞蚕成功放养不仅可以提供人们需要的生丝和丝织品,还可以为我们的餐桌上提供营养丰富的柞蚕蛹食品,是我国柞林丰富的山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好产业.柞蚕放养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卵面消毒技术,通过卵面消毒处理,把附着在卵面的各种病毒、细菌、原虫杀死,以免在出蚕时被蚁蚕吃下,感染蚕体,引起蚕期发病.我们现在应用的卵面消毒技术,主要是用福尔马林(俗名甲醛)化学试剂进行浸泡,具体技术要点是:用福尔马林原液36%的试剂,对水11倍,配成3%浓度的消毒溶液,溶液温度是23℃-25℃,消毒时间(即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漂洗3次,放阴凉处晾干.蚕卵消毒技术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成为我们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靳春成 《吉林农业》2011,(11):102-102
黑木耳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特殊的药用功效,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日常佳肴。黑木耳栽培生产遍布我国的20几个省区市,木段生产黑木耳由于木材原料的减少和昂贵的价格,已经逐渐被淘汰,取代它的是木屑、麦麸、稻糠、玉米芯等代替培养料,因此,塑料袋代料地栽黑木耳已经成为现在黑木耳生产的主要形式。以前袋料栽培黑木耳出耳采用的是大孔出耳栽培技术,割口是割“V”字型口,边长是2.5-3cm,每袋割12—15个口,生产的木耳根部呈疙瘩状,采摘晾晒时需削根、掰片,品质不佳,售价低,食用时口感不好。最近几年我们成功试验推广了小孔出耳栽培技术,此栽培技术简单易行,实际可操作性强,由于割的口是小孔,生产出的木耳单片、无根、肉厚、色黑,食用时口感好,由于品质上乘,市场售价此大孔栽培出的黑木耳高30%左右,同时又可节省割口、晾晒时削根、掰片等的人工费用40%。因此,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幅度增加了茵农收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吉林省已经把黑木耳小孔出耳栽培技术列为2011年特产行业重点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