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黑龙江省农田多年生杂草逐渐成为农田杂草群落优势种类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其难防除的生物学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防除方法设想,并探讨了多年生杂草在越冬休眠进程中体内一些物质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化学除草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综述了化学除草的发展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黑龙江省化学除草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多年生恶性杂草苣荚菜(Sonchus brachyotusDC.)为试材,经过2006~2007年连续两年的调查和试验,探讨了营养繁殖器官芽根在休眠过程中萌发率的变化规律,碳水化合物含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及与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等。结果表明,在哈尔滨地区,苣莫菜芽根的休眠进程符合预休眠期、真休眠期和强制休眠期的变化规律。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在休眠期间呈现增强一减弱一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丁草胺对不同秧苗素质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丁草胺对不同秧苗素质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丁草胺处理后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下降,而GSH含量和SOD活性上升.水稻弱苗对丁草胺的敏感性高于壮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杂草稻在稻田呈蔓延趋势,稻田中杂草稻的大量存在对栽培稻产量及品质造成危害,进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指导农民区分杂草稻与栽培稻并及时防治,文章对杂草稻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不完全叶长于松粳系列品种的栽培稻,与龙稻系列和东农系列的栽培稻无差异;有叶舌、叶耳及叶毛,与栽培稻无差异;杂草稻有芒,呈褐色、黄色、紫色,长26~79 mm,栽培稻无芒或芒很短;杂草稻的颖壳色有褐色、稻草色、黄带黑斑等多种颜色,栽培稻的颖壳呈黄色;千粒重较栽培稻轻  相似文献   
6.
龙葵果实汁液的除草活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龙葵(Solanum nigrum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为试材,用种子萌发法检测了龙葵果实汁液对其萌发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证明,龙葵果实汁液中含有除草活性物质,而且活性较高,热稳定性较好,在150 ℃下加热0.5 h依然保持除草活性.龙葵果实汁液对龙葵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高于对反枝苋的抑制作用.水培14 d,龙葵果实汁液含量为1%时,只能推迟龙葵种子的萌发时间,对最终的发芽率没有影响;含量为5%时,龙葵种子的发芽率仅为的21.5%;含量为10%时能够完全抑制龙葵种子的萌发.含量低于5%时,对反枝苋种子萌没有影响;含量为10%、15%、20%时,反枝苋的发芽率分别为60.00%、43.75%、22.50%.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降解长残效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农药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而微生物治理农药污染是一项有效手段,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综述了土壤中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土壤微生物降解长残效除草剂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莎稗磷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莎稗磷施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时的水层深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水稻品种中施用莎稗磷会导致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诱导水稻体内的GSH含量、GST活性和SOD活性的提高;在同一品种中,随施药量增加,GSH含量、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SOD活性持续增加;缓苗后施用莎稗磷,水稻GSH含量、GST活性和SOD活性提高幅度高于缓苗前施药;施药时保持4 cm水层(未没过心叶)对水稻GSH含量、GST活性和SOD活性的提高幅度低于保持8 cm水层施药(没过心叶)。初步明确水稻东农419对莎稗磷的敏感性高于绥粳4号。  相似文献   
9.
窄行平作密植大豆田杂草群落组成与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W曲线五点取样法,调查窄行平作密植大豆田的杂草群落组成和发生特点。调查结果表明,窄行平作密植大豆田杂草群落组成复杂,为多种优势杂草群落,不同地区杂草群落组成不同;种群密度大,发生密度200株/m左右。发生特点表现为:杂草群落按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模式增长;发生较集中,发生高峰期仅10 d左右;杂草发生高峰期比大豆出苗高峰期早4~5 d。  相似文献   
10.
张宇  闫春秀  王萌  楚小强  邓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53-7055,7059
针对海南地区长残效除草剂残留对后茬产生药害问题,以高效盖草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长期施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过对这3株降解菌的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征的测定试验,经传统鉴定方法对3种菌种进行鉴定,结果显示,HM1和HM2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HM3为甲基球菌属(Methyloeoccus sp.)。并分别研究了培养含糖量、温度、pH和高效盖草能初始浓度对分离出的3株降解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HM1和HM3的最适含糖量是0,HM2的最适含糖量为0.5%;HM1和HM3的最适温度范围相同,为20~37℃,HM2的最适温度为25~41℃;HM1、HM2和HM3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35、30和30℃;HM3的生长对酸碱度要求不严格,最适生长pH范围为6.0~9.0,HM1适宜在中性偏酸的条件下生长,而HM2则适宜在中性偏碱的条件下生长,其最适生长pH均为6.0~8.0;HM1和HM2生长的最适高效盖草能浓度是100 mg/L,HM3生长的最适高效盖草能浓度为2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