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目前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由于对病原细菌侵染规律摸得不透,因而在措施上环环都要抓,手续繁琐,急需进一步提高。目前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离培养,噬菌体法、镜检观察喷菌法、浓缩接种法等数种,均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离培养法容易污染,而且标样一经干燥即不易检出;噬菌体  相似文献   
2.
桑菱纹叶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桑萎缩病的两种媒介昆虫——凹缘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天敌、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两种菱纹叶蝉在外观上不同,拟菱纹叶蝉体较大,带褐色,而凹缘菱纹叶蝉较小,带黄绿色。它们复翅后缘都有一个三角形大斑,当两翅合拢时呈菱形纹。两者的生活史比较相似,但其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凹缘菱纹叶蝉具杂食性(已知有23种寄主植物),和寄生转移等习性,拟菱纹叶蝉食性单一,桑是主要寄主植物。它们一年发生四代,桑园内虫口密度第一代最高,第二、三代非常低,到第四代重新回升。天敌有卵寄生蜂、虫寄生菌和很多捕食性蜘蛛。防治上用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乐果、六六六、杀螟松等,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采用虫卵胚子发育阶段进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3.
病原细菌可以通过叶片的气孔和枝条的伤口、叶痕等处,侵入树体引起发病(《蚕业科学》1963年1卷3期第148—151页)。但是病菌在树体内部组织中的侵染情况,过去研究的还不清楚,探明病菌在树体组织内的侵染范围,可能对春(夏)伐条后,病菌的初次来源,找到一些线索,为今后防治病害提供依据。因此,对感病枝条内病菌的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桑树细菌病在江苏、河北、山东、安徽、辽宁、浙江等省,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亦是目前尚未能有效防治的主要桑树病害之一。 为了摸清病害的传染、消长等规律,为防治病害提供依据。因此,对病菌的越冬和侵入途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977~1978年,我们将杂交水稻凋萎型白叶枯病病株上分离的病原细菌,通过电镜观察、培养性状和接种鉴定,证明与常规水稻上的叶缘型白叶枯病(典型白叶枯病)病菌同属Xanthomonao oryzae Dowson,同时证明了凋萎型和叶缘型菌株都有强弱之分,两者间没有质的差别。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我们就病原菌侵染的条件和药剂防治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兹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树栽培管理的伐条工作,从防治桑细菌病的角度来看,无疑的减少了病菌来源,对防病起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病区年年伐条,病害还是年年发生。因此,推测病菌可能就潜伏在树体内。根据病菌在枝条组织内侵染寄生部位的研究,证明病菌可以侵入寄生在支干的潜伏芽和枝条的冬芽中,成为伐条后病菌侵染的来源。因此,我们进行了这一试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细菌致病性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75—1979年间,先后测定全国各地258个水稻白叶枯病细菌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供试用的鉴别品种包括国内外抗性强弱不等的水稻品种32个。测定结果表明,我国水稻白叶枯病细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有明显差异。根据最后选出的IR26、南粳15、金南风、江宁糯和金刚30五个品种的反应,可以将测定的菌株分为四个致病力强弱不等的菌系群(Ⅰ—Ⅳ)。孕穗期和苗期接种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孕穗期测定的结果较为稳定,无论是菌株致病力或品种抗病性的测定,以孕穗期剑叶接种的结果更为可靠。从测试的菌株和水稻品种来看,还未发现菌株与品种之间有特异性的反应,但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977~1978年我们采用不同的保存方法,在三种温度下,以代表致病力强的和中等的两个菌株,进行了保存方法的比较试验.两年试验的结果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培养基的种类和保存方法重蒸馏水:用重复蒸馏一次的蒸馏水,每管装5—7毫升.灭菌后将供试的新鲜菌种移入,成细菌悬浮液保存.0.1%蛋白胨水:1克蛋白胨加水1000毫升.处理方法同上.  相似文献   
9.
桑树细菌病抗病品种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治植物病害从选择和培育抗病品种着手,在目前农业生产上还是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桑树各品种间对桑细菌病抗病性的强弱不同。在同一块桑田中,肥培管理等条件均相同,但是发病的轻重,常因桑品种的不同。而有显著的差异。为此,我们在1962—1964年选择33个桑品种,进行田间人工接种试验和结合田间自然感染发病的调查,鉴定各桑品种的抗病性,以为病区提供防病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