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秦芋32号(原代号:康0102-5)是2000年以秦芋30号作母本,89-1优系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经育种圃、鉴定圃选育而成。2011年3月申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待审,2011年10月通过审定。2007~2009年参加国家级马铃薯品种中晚熟西南组繁种及区域试验;2010年国家西南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443 kg/667 m2,比对照米拉增产12.5%。块茎干物质含量18.5%、淀粉含量11.8%,Vc含量14.2 mg/100 g,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PVX和PVY,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2.
蒲正斌 《中国马铃薯》2006,20(6):378-379
1发展概况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下游。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陕南、关中、陕北三大自然区域。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但马铃薯面积以安康市最大,占全市粮食总产中的比重达到25%,该市虽适合马铃薯生长,但马铃薯生长季节阴雨较多,晚疫病发生频繁,严重阻碍马铃薯生产发展。1965年安康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选育高抗晚疫病,高产、优质、稳产的马铃薯品种为目标,从事马铃薯引种、育种工作。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选育出安农5号、175号品种,90年代选育出国审安薯56号,2000年选育国审安薯58号(秦芋30号),使该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由197…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研究中心利用复合杂交、系统选育方法,成功育成了抗晚疫、优质、高产、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2号(原代号:康0102-5),2011年10月通过了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薯2011003。其父母本为:秦芋30号/89-1(高原3号/文胜4号)。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品种,生育期85d左右。株高60cm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中等,分枝少,茎叶绿色,花冠白色,开花繁茂,天然结实性差。匍匐茎中等长,块茎扁圆型,表皮光滑、淡黄色,肉黄色,芽眼较浅。区试单株主茎数3.7个、结薯6.6个,平均单薯重72.3g,商品薯率78.4%。经室内人工接种鉴定:植株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和Y病毒病,抗晚疫病。区试田间调查感晚疫病。块茎品质:淀粉含量11.8%,干物质含量18.5%,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0%,维生素C含量14.2mg/100g鲜薯。2008-2009年参加中晚熟西南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块茎产量1 599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5.8%。2010年生产试验,块茎产量1 443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2.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外引的3个特色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大田生产试验研究,通过生产试验对其产量、农艺性状、效益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筛选出了天籽1号、黑金刚2个特色品种可在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秦芋32号(原代号:康0102-5)是2000年以秦芋30号作母本,89—1优系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经育种圃、鉴定圃选育而成。2011年3月申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待审,2011年10月通过审定。2007~2009年参加国家级马铃薯品种中晚熟西南组繁种及区域试验;2010年国家西南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43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2.5%。块茎干物质含量18.5%、淀粉含量11.8%,Vc含量14.2mg/100g,还原糖含量0.29%,粗蛋白含量2.1%。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PVX和PVY,抗晚疫病。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陕西省安康市马铃薯育种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技术培训,发挥科研优势组织育种协作攻关,因地制宜布局品种,建立高质量的脱毒良种繁殖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安康市马铃薯集贸市场,提高商品薯质量,加大惠民政策投入等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陕南马铃薯育种及产业化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1号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选育结果,提出了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原单因子栽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选用良种、选地整地、配方施肥、垄作、种薯处理、播期、播种方法和密度、地膜覆盖、田间管理、收获储藏十个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做秦巴山区脱毒马铃薯冬播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