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地权分配是不合理的,农村地区还存在各种封建剥削。不合理的土地分配制度以及与此扭结的租佃关系、雇佣关系、借贷关系,是土地改革前黔东南民族地区导致贫富差异、阶级差别和农民生活困苦的重要源头。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黔东南民族地区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摧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各种杂粮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众多杂粮中,大豆以其营养价值高而全的特点,备受广大人民群众青睐。在山西省南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觉悟和热情,山东革命根据地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秉持实事求是的理念,正确处理解决民生问题与争取抗战胜利的关系,集中解决有关民生的关键问题,实现了民生建设和社会动员的良性互动,为夺取抗战胜利提供有力的保障。山东革命根据地的民生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根据地渡过困难时期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和解释维度。  相似文献   
4.
洪洞县自2008年开始实施高产创建以来,通过培肥地力、选用优种、精细整地、科学管理等一系列优化集成技术的运用,连续几年实现了示范片的高产稳产,对全县乃至全省的小麦生产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范连生 《农业考古》2013,(1):271-274
建国初期,为了改变耕作技术落后的状况,增加粮食产量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黔东南地区大力改进耕作方法,实行精耕细作,扩大复种指数,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保证粮食的稳定增产和农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连生 《农业考古》2012,(6):149-153
资金为农业生产三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本的效果,在结合自然与人工而为生产的媒介,农民的成功与失败,与资本的多寡大有关系。因无资本则虽有肥沃的土地,亦不能充分利用以增加生产改良品质,且有时不得不受商人的剥夺,不能雇佣人工来帮助生产。"因此,拥有必要的资金,是进行再生产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推广新式农具是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和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了农具推广工作.虽然一些地区没有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盲目推广农具,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农具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具的推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锯沫麦草为主料的熟料袋栽平菇,原料来源十分丰富,且价格低廉,栽培技术简单易操作,栽培场地不受限制。该项技术通过合理的配料比,彻底地灭菌过程,严格的接种操作,精细科学的发菌与出菇管理等步骤,实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该项技术在我县试验和生产实践,经济效益和推广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初期,黔东南地区灾荒是经常性和普遍性的,党和人民政府继续推行设仓积谷政策,积极开展救灾度荒,取得了明显成效。积谷政策的推行对赈灾救荒、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秩序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洪洞县现有小麦种植面积4万hm~2。优良的品质是小麦高产的基础,适宜的新技术是小麦高产的关键。为了获得小麦高产,进行了品种展示试验、叶面肥对比试验,从而指导洪洞县的小麦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