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正>增城区菜心种植面积约3 500 hm2(5.25万亩)。当地菜农通过早熟、中熟和晚熟3种类型品种搭配种植,采用不同播种方式,勤施、早施、薄施肥,以及制水、制肥等系列生产措施,一年可以种植约8茬,每茬每667m2效益达3 000~4 500元。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菜薹(菜心)种植历史悠久,菜心类型和品种资源丰富,常年种植面积约3 500 hm2(5.25万亩),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复种指数高,一年可以种植约8茬,每茬每667 m2产量为1 000~1 500 kg,效益3 000~4 500元。  相似文献   
2.
高脚菜心足增城市极具特色的地方农家蔬菜品种.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植地.采用苗床适时播种育苗,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适时淋水,合理施肥,及时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国外的大豆干燥平衡模型和四个薄层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在一定模拟条件(大豆初始水分含量小于22%,热风温度22~65℃,相对湿度25%~70%)下,对不同模型指示的水分随干燥时间的变化,降水幅度和通风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薄层模型稳定工作的临界风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hite模型在大豆干燥的适宜工作条件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通过对我国鲁豆5号的干燥试验结果和利用White模型模拟干燥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认为可借用White模型对鲁豆5号进行干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淮山栽培种植历史悠久,营养丰富,是人类食用最早的植物之一。传统的深挖坑的种植方式劳动量大,效率低,且机械损伤大,生产出的淮山商品率低,不利于产业化生产。淮山定向栽培技术包括种薯准备、整地藏管、种植、水分管理、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几个方面。通过定向栽培技术产出的淮山外观平滑粗长,长度可达100 cm,商品性极佳,可以大大降低采收工作量及机械损伤,提高产量及商品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根用芥菜在广州地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育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产品采收等。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几种主要蔬菜的镁硼钼适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珠江三角洲地区蔬菜中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通过在2地进行3种蔬菜施镁、硼、钼的田间试验,研究三种元素不同配比对三种蔬菜的影响。结果显示:(1)不同品种的蔬菜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量不同;相同品种蔬菜在不同地点土壤上的施镁、硼、钼肥效应不同;相同蔬菜镁、硼、钼配施比单独使用的施用量可大幅度减少,尤其是硼和钼可减少50%。(2)在施氮磷钾基础上单独施用镁、硼、钼,菜心的Mg适施量约为13.350~15.750 kghm-2;B的适施量约为0.990~1.065 kghm-2;Mo的适施量为0.375~0.420 kg hm-2。蒜青的Mg适施量约为1.500 kg hm-2;B的适施量约为0.450 kg hm-2;Mo的适施量为0.240 kg hm-2。苦瓜的施硼适用量范围在1.050 kg hm-2左右。(3)在施氮磷钾基础上镁、硼、钼配合施用,菜心的Mg适施量约为12.000 kghm-2、B适施量约为0.450 kghm-2、Mo适施量约为0.240 kghm-2;苦瓜的Mg适施量约为12.000~18.000 kghm-2、B适施量约为0.450~1.800 kg hm-2、Mo适施量为0.120~0.240 kg hm-2;蒜青的B和Mo适用量分别为0.900 kg hm-2和0.210 kg hm-2、镁的施用量则应<1.350 kg hm-2。(4)镁和硼的施用量不仅受试验地土壤交换性镁和有效硼含量水平的影响,还与土壤pH值和蔬菜目标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珍品,享誉海内外.为了规范管理,保证挂绿荔枝的优良品质,在总结历年各地栽培经验的基础上.从选地建园、定植、土壤和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培养结果母枝、壮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制定了挂绿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乌榄的经济价值及在广州地区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建园、培育优良嫁接苗、适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田番茄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枯病又叫细菌性枯萎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属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nE.F.Smith)侵染所致,是一种危害番茄的细菌性土传病害[1]。病原菌由土壤传播,从植株根系或根茎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内寄生繁殖扩散,阻塞导管,阻碍水分等的输送,从而使植株发病,缺水蔫萎而死亡。1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南方大田番茄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茄晚疫病又叫疫病,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引起,是一种危害番茄和马铃薯的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借助气流、风雨传播,由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寄主,在细胞间扩展或进入细胞内,经3~4天潜育期,病部便可长出菌丝,产生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构成再侵染菌源。孢子囊或游动孢子借助气流、风雨传播,使其病害扩大蔓延。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下,从发病中心株形成到全面发病只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