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0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黄海南部海域绿潮浒苔不同种群繁殖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海域调查采集的绿潮浒苔样品中选取了8个样品及青岛岸基的1个样品,包含了海区漂浮、池塘定生、岸基定生及紫菜栽培区季节性附生等种群样品.通过对样品生长世代观察、比较不同温度培养下种群的繁殖特性,分析并探讨了漂浮与定生浒苔种群的繁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浒苔的主要繁殖形式为放散配子,繁殖盛期以配子体世代为主.6月20℃以上水温条件是漂浮浒苔种群的繁殖盛期,7月下旬漂浮浒苔由繁殖盛期逐渐向衰退期转变;11月是定生浒苔(包括紫菜栽培区和岸基)的繁殖盛期,同样以配子体世代为主.结果还显示,浒苔漂浮种群具有高于定生种群近10倍的放散生殖细胞的能力,2个种群繁殖量差异明显,这一繁殖特性可为不同种群浒苔的区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穆新武 《水产养殖》2020,41(1):68-70
湖泊网箱养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到2004年,我国内陆天然湖泊中设有网箱养殖的面积达到5310.2hm^2,产量达592300t。优越的湖泊渔业环境与高产的网箱养殖技术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单纯捕捞作业模式,生产出优质的水产品,增加了渔民的收入,促使湖泊网箱养殖迅速发展[1]。然而,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大、大量使用饲料投喂等不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导致的一系列诸如水体富营养化、底质退化、病害频发等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制约了网箱养殖的可持续发展[2]。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苏省骆马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和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遗传多样性水平,科学管理保护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种质资源,利用线粒体DNA Cytb和COⅠ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研究了骆马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长度为1 141 bp和630 bp的Cytb和COⅠ基因序列。64条大银鱼Cytb基因序列检出10个多态性位点,定义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24±0.025和0.001 49±0.000 13,碱基平均差异数为1.696;64条大银鱼COⅠ基因序列检出5个多态性位点,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53±0.025和0.001 98±0.000 13,碱基平均差异数为1.247。大银鱼遗传多样性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特征。35条太湖新银鱼Cytb基因序列检出11个多态性位点,定义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449±0.103和0.000 92±0.000 30,碱基平均差异数为1.045;35条太湖新银鱼COⅠ基因序列检出5个多态性位点,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361±0.103和0.000 62±0.000 20,碱基平均差异数为0.393。太湖新银鱼遗传多样性具有低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特征。大银鱼及太湖新银鱼的Cytb和COⅠ基因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分子系统进化树聚为一支,说明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单倍型未出现遗传分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的Tajima’s D和Fu’s F_s中性检测结果为负值,且核苷酸错配分布图呈现单峰型,表明骆马湖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化历史上经历过种群扩张,研究结果为骆马湖银鱼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