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为了研究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新品种‘海大1号’的生长和育种性能,本研究采用巢式设计,构建了‘海大1号’21个全同胞家系和7个半同胞家系,分析其表型参数、表型相关、遗传力及遗传相关性。结果表明,200日龄时,‘海大1号’与对照组野生长牡蛎的3个家系相比,壳高、壳长、壳宽和总重平均分别提高17%、27%、29%、85%,‘海大1号’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128±0.148、0.145±0.190、0.131±0.219、0.135±0.135,属于中低等遗传力。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的范围为0.730~0.962、0.503~0.768。育种值分析显示,通过个体间比较(30%选择强度),表型值和育种值选留个体相同率为71%~74%,育种值比表型值选择效率高17%~28%;通过家系间比较(50%选择强度),表型值和育种值选留家系相同率为70%~90%,育种值比表型值选择效率高3%~34%。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的长牡蛎育种规划、推广新品种长牡蛎‘海大1号’及长牡蛎的良种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香螺Neptunea cumingii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种质资源背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国黄、渤海海域6个不同地理群体香螺COXⅠ和CYTB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XⅠ基因序列长度为1536 bp,多态性位点141个,共定义COXⅠ单倍型11个,大连市大连湾群体(DL)的单倍型COXⅠ-10变异位点数最多(115个),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大连湾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和遗传多样性指数(Pi)最高,分别为31.133和0.02121,群体间比较结果显示,烟台市八角港群体(YT)与蓬莱市长岛群体(PL)间的K值最低(2.094),大连湾群体与大连市旅顺盐场群体(LS)间的K值最高(24.971);CYTB基因序列全长为1140 bp,多态性位点34个,共定义单倍型14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大连市獐子岛群体(ZZ)和大连市旅顺盐场群体的K和Pi值最高,分别为13.444和0.01236,群体间比较结果显示,烟台市八角港群体与蓬莱市长岛群体间K值最低(1.395),大连湾群体与旅顺盐场群体间的K值最高(11.49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6个不同群体香螺的线粒体COXⅠ和CYTB基因有显著性差异,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群体内变异远大于群体间差异.研究表明,不同海域香螺未出现明显的群体间差异,且群体内变异远大于群体间差异,不同海域间香螺未达到亚种分化.  相似文献   
4.
近交对长牡蛎幼虫和稚贝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晓  李琪  葛建龙  王许波  孔令锋 《水产学报》2014,38(12):2005-2011
分别以2010年通过2个野生个体进行交配获得的A01全同胞家系和2011年通过A01家系子代进行交配获得A02全同胞家系为亲本,在2013年6月采用同时建立全同胞交配子一代F1(F=0.250)、全同胞交配子二代F2(F=0.375)及设置对照组(F=0)的方法,研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实验组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近交对长牡蛎幼虫期、稚贝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近交代数与近交衰退的关系。结果发现,各组的受精率均在90%以上,除F2组外其余2组的孵化率也在90%以上;幼虫阶段,F1组和F2组的壳高与壳长均从12日龄出现衰退(近交衰退系数,inbreeding depression coefficient,IDC0),且F2组壳高的近交衰退系数均小于同日龄F1组壳高的近交衰退系数;F1组和F2组的存活率在整个幼虫期间均出现衰退,且F1组和F2组存活率的近交衰退系数均随着幼虫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稚贝阶段,F1组和F2组的平均壳高在各日龄均表现出近交衰退(IDC0),且F2组壳高的近交衰退系数均小于相同日龄F1组壳高的近交衰退系数;3个实验组的平均壳长在整个稚贝阶段无显著性差异;F1组和F2组存活率的衰退在不同日龄始终存在(IDC0),且随着稚贝日龄的增加其衰退程度逐渐加大。研究结果为长牡蛎选择育种和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内营造了20℃、22℃、24℃及26℃四个不同高温水平处理组,将在15℃(对照组)暂养的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分别驯化到相应温度下(升温幅度1℃/d),并饲养7 d。然后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不同高温水平下虾夷扇贝鳃的组织结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5℃时鳃小瓣厚度显著高于20℃、22℃、24℃和26℃下的鳃小瓣厚度,且在同一温度下,虾夷扇贝的鳃小瓣外鳃的厚度显著高于内鳃。15℃时虾夷扇贝鳃丝的宽度最大,为40.41μm,显著高于20℃、22℃、26℃时鳃丝宽度(P0.05),另外,20℃和22处理组,虾夷扇贝鳃丝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15℃时虾夷扇贝丝间隔宽度最大,为36.39μm,显著高于22℃、26℃时丝间隔宽度(P0.01)。24℃时,鳃小腔与鳃间隔扩张明显。由此可见,高温对虾夷扇贝鳃的组织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育壳色性状优良且生长性状良好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新品系,本研究以5个壳黑第四代家系和5个壳白第四代家系的成贝为基础群体,利用截头法对壳高进行选择,构建了壳黑和壳白快速生长系第一代群体,分析了两个选育群体的壳高和活体体重的选择反应、遗传获得和现实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在长牡蛎收获的490日龄,壳黑群体和壳白群体选择组壳高较对照组壳高分别提高(9.83?1.68)%和(9.97?1.87)%,体重分别提高(10.16?3.64)%和(11.36?1.96)%。两选育群体壳高的平均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353?0.09)和(0.405?0.111),体重的平均现实遗传力为(0.192?0.080)和(0.244?0.123)。本研究表明壳黑群体和壳白群体具有较大的遗传方差,在对壳高生长速度直接选择的同时实现了对活体体重的间接选育,可继续通过群体选育提高生长速度。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培育出壳色美观、生长性状良好的长牡蛎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月龄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测量了100只6月龄和74只18月龄的光棘球海胆的壳径(SL)、壳高(SH)和体质量(TW),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统计分析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个不同月龄光棘球海胆各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6月龄海胆SL与TW之间相关系数为0.965,18月龄海胆SL与TW之间相关系数为0.961,6月龄和18月龄海胆的SL对TW的直接作用分别为0.741和0.598均高于SH对TW的直接作用(分别为0.237和0.389)。随着月龄增加,SH对TW的直接作用呈上升趋势。SL、SH与TW的回归方程为:6月龄TW=-0.513+0.076SL+0.046SH;18月龄TW=-15.885+0.614SL+0.589SH。本研究结果可为光棘球海胆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