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抗坏血酸(AsA)对酸雨胁迫油菜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苏油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sA处理对pH2.5酸雨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酸雨显著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AsA后,一定浓度范围的AsA可明显缓解油菜的酸雨胁迫,生物量、叶片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显著高于酸雨胁迫的油菜,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酸雨处理油菜。但随着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等下降,而MDA和电导率上升。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对酸雨胁迫下的油菜幼苗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但浓度过高则产生促氧化作用,在试验中以4.0 mmol.L-1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暴雪天气过程对江苏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8年1月25—29日江苏省内大范围的暴雪天气过程中农业损失的调查,与历史暴雪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比较,分析了此次暴雪过程的可能影响。结果得出,此次暴雪天气过程对农业设施危害严重,棚内温度降低,引起蔬菜生育期推迟;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成龄茶树和露天蔬菜影响不大;由于小麦正处于越冬期,此次区域性暴雪天气对提高小麦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3.
酸雨对江苏淮北地区大豆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1992-2013年江苏省酸雨观测资料和大豆产量资料,分析酸雨对淮北地区大豆产量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淮北地区大豆生育期内酸雨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计算了酸雨年的大豆期望产量,得到酸雨致灾损失率;然后通过对大豆酸雨灾损率与生育期降水p H做相关分析,筛选大豆生长受酸雨影响最敏感的生育阶段,构建基于生育期降水p H的产量损失模型;最后,依据酸雨灾害损失率和酸雨发生频率确定风险指数模型,根据风险指数大小对淮北地区大豆生长开展酸雨影响风险区划。结果表明:2007年以来,淮北地区大豆生育期内酸雨发生频率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且有逐年下降趋势;生育时期内降水p H除淮安外皆小于5.6,2000年以后徐州、淮安大豆生育期降水p H持续下降,至2009年开始回升;大豆受酸雨影响平均灾损率为8%~20%,徐州的平均灾损率高于淮安;大豆成熟前各生育期的降水p H与产量灾损率呈非线性显著负相关,即灾损率随着生育期降水p H的增加而呈曲线下降,以开花~结荚期和播种~出苗期最显著;酸雨对大豆生长影响的风险分区以灌云、灌南以及睢宁县为风险高值区,徐州、泗洪和淮安为风险低值区,其它地区为中影响区。  相似文献   
4.
韦莹莹  濮梅娟  平海波  周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82-1586,1604
利用1961~2006年江苏省59个台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将江苏省夏季降水进行EOF分析。通过研究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的演变特征,对江苏省夏季典型旱涝年进行分类,并初步探讨了夏季降水异常类型的成因。结果表明,46年来江苏地区夏季降水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局地旱涝的机率增加;该地区降水异常可以分为一致偏多型、一致偏少型、北多南少型和北少南多型4种类型,并且通过分析500和850 hPa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和ENSO事件的特征,初步探讨了各类型发生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5.
江苏紫菜养殖概况和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紫菜养殖中减灾与防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条斑紫菜为试材,调查江苏省2003年条斑紫菜的养殖概况,利用江苏沿海8个站点的气象资料分析江苏紫菜养殖的气候适宜性。[结果]2003年江苏省条斑紫菜的养殖面积达9640 hm2,产值超过10亿元。南通地区紫菜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最高,其次为连云港和盐城。盐城东沙的沙洲具较大发展潜力。南通地区气候最适宜紫菜养殖,连云港次之,盐城最差。如东到启东沿海,尤其吕泗附近对于紫菜养殖最为理想。造成区域间养殖紫菜气候适宜性差异的主要是大风、冻害、雾害、寡照等灾害性天气指标,而温度等常规指标区域间适宜性差异较小。[结论]加强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可为紫菜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苏啤3号大麦长势与穗粒结构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苏啤3号大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和适宜的管理栽培措施。[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5月开展苏啤3号的种植试验。[结果]苏啤3号在冬前期以长个体为主;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因暖冬造成旺长,引起冻害;返青和拔节期是大麦群个体关系最为复杂的阶段;抽穗期是发挥叶功能的关键阶段。[结论]冬前期生产管理措施主要以实现壮苗越冬为目标;冬季生产管理措施重点要以防止旺长和冻害为主;返青和拔节期田间管理的核心是要控群体促个体,提高整体素质;抽穗期要以防早衰为田间管理的重点。可以根据各类长势指标与单产的定量关系上机计算模拟出不同单产对应的长势指标定量值。通过生产管理措施,调控群个体,可以让长势向着设计的产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外源抗坏血酸对酸雨胁迫油菜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抗坏血酸(AsA)对酸雨胁迫油菜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苏油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AsA处理对pH2.5酸雨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2.5酸雨显著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喷施外源AsA后,一定浓度范围的AsA可明显缓解油菜的酸雨胁迫,生物量、叶片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显著高于酸雨胁迫的油菜,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酸雨处理油菜.但随着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等下降,而MDA和电导率上升.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AsA对酸雨胁迫下的油菜幼苗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但浓度过高则产生促氧化作用,在试验中以4.0 mmol·L-1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江苏南京极端天气事件及其与区域气候变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江苏南京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南京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及其与区域气候变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0年来南京的低温、大风、雷暴和大雾事件存在下降趋势,灰霾事件明显增多;高温、暴雨、大风、雾、霾存在较强年际变化但不具备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低温、闷热和雷暴事件的年际变化较小并且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和年际的周期变化;南京年均气温和高温、闷热、低温、大风、灰霾等极端事件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与区域气候变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acidrain,AR)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4.0的酸雨刺激幼苗生长,生物量和色素含量维持在与对照(pH6.0)相当或更高的水平;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酸雨酸度的进一步增强(pH≤4.0),油菜幼苗的生物量、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剂含量逐渐下降,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膜脂发生过氧化,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增加。当pH≤2.5时,幼苗叶片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伤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