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应变能力的高低。就体育教师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所持的心态、处理方法及对策,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论证。认为体育教师要想成功地上好一堂课,只有把握好学生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这篇文章对短训方法作了精辟的论述。它选自《国际田径教程基础》,是由古巴田径联合会为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田径联合会编写的。rictor lopez帮助提供了这篇文章,他是CAC(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田联)主席。Frometa和Soto分别是哈瓦那manue Fajardo体育教育学院和运动技术学校的助理教授和讲师。简介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秘决在于所采用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教师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正确处理教学计划灵活性与指令性内容的关系;课时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它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讲解(口才)和语言运用能力、示范能力(正反面示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激能力、辅导和总结能力等行为.这些行为的指向不仅对青年教师,就是对已获得中、高级职称的中老年教师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具体来说有:学生的体质差异、性格特点、运动项目技术的易难、天时、地利、人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际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等因素。此外,还有运动技术之间结构生物力学原理,对于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也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正负迁移的影响,学生能否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是体育教学主要任务之一,研究和利用迁移(正负)原理,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我校九零级309人的三项身体素质量化分析,从城市与农村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校新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较低。本文的研究也为今后新生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国际排联公布的排球新规则精神,设想斜线助跑前飞式发球新技术.该项技术设计,其目的想在发球技术上有新突破,打破发球与接发球平衡局势,提高发球得分率和破坏一传率,特别是放宽接发球尺度情况下,使发球技术与接发球技术之比稍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3 调养于病前预防为主的养生方法《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吃药为下策,不吃药而愈才为上策,治病应防患于未然,说明有病早治,无病早防,防病要根据病因,时时消除隐患.《春秋左传》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生活要规律化,饮食要节制,营养搭配科学合理,提高内脏,特别是胃的功能,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和酗酒等等,勤劳动,多锻炼就会防邪物入侵而益寿.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体育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及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它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书育人是德育和智育、教师思想工作与学生思想工作、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结合点,是教师的崇高职责。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应把育人放在首位,并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体育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利条件,体育教学具有动态性,在这种特殊教学活动环境中,学生的道德作风、意志品质、人际关系等因素将会充分地展现出来。如果体育教师对此缺乏足够认识或不善于捕捉育人时机,将会挫失育人的有利条件;只有积极巧妙地利用体育教学的独特机制,寓思想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在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思想品质也能得到锻炼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也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指导思想.诚然,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随着市场经济、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正在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改革推动着事业的前进,事业的前进又呼唤着改革的深入。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高校体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