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含有H9N2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H9HA为模板,扩增HA基因,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中,再次将含有H9HA及gp64的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pcDNA3.1(+),获得重组质粒pcDNA-H9-HA.然后将含有CMV启动子、H9HA及gp64的基因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  相似文献   
2.
某3000头母猪场伪狂犬病成功转阴的案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1年新流行的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变异毒株暴发以来,PR给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中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现象较为严重。阳性率>10%的母猪群全部做淘汰处理会严重影响猪场的正常生产经营,为保证猪场的均衡生产,该案例通过实验室检测确定猪群的感染时间点,及时淘汰阳性公猪,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和强化生产管理,在PR阳性猪场培育出阴性的后备母猪和肥育猪,有效提高了猪群的生产成绩和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大数据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疾病防控备受广大养殖者的关注。对于口蹄疫病毒来讲,现阶段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药,只能通过疫苗接种提高易感动物的免疫力来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对于养猪者来讲,一定要正确认识疫苗的作用,使用疫苗的种类不是越多越好,同一种疫苗的免疫次数不是越频繁越好,免疫的剂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在疫苗使用方面,一定要正确认识和了解疫苗、正确评估口蹄疫母源抗体的衰减情况、确定仔猪最佳免疫接种时间、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筛选出与本场相适应的疫苗类型进行免疫接种,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毒株基因序列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膜定位信号缺失的S1基因(dS1),将其亚克隆入杆状病毒表面展示质粒pBACsurf-1中,再次将S1及gp64的基因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质粒pFastBacTMDual,得到重组质粒pFastBac-gp64-dS1.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gp64-dS1,提取重组Bacmid质粒,以PCR验证其正确性.将阳性重组Bacmid质粒利用脂质体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BV-dS1.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该重组杆状病毒可以Sf9昆虫细胞膜表达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蛋白.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灭活疫苗临床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疫苗效果跟踪、免疫程序、免疫空白期与免疫接种时机的确定、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的匹配性问题、免疫失败等,为提高免疫效果,必须提高疫苗质量,制定科学免疫程序,确保免疫密度,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等综合防控措施,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制定免疫程序,了解猪场内整体健康状态和重大疾病的免疫水平,本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某规模化猪场采集的份血清进行了口蹄疫(FMD)、猪瘟(CSF)、伪狂犬(PR)和蓝耳病(PRRS)的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场猪瘟、口蹄疫抗体水平良好、伪狂犬病毒呈阴性、蓝耳病比较活跃需要额外注意.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已经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头号大敌,必将持续影响养猪生产。面对非洲猪瘟常态化,如何重构猪群的免疫程序,实现减负增效是业内需要思考的新课题。为减少免疫次数导致的免疫应激及针头传播疫病的风险,研究比较评估“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组合免疫方式与口蹄疫、伪狂犬病、猪瘟单针免疫的副反应比例、抗体阳性率。结果表明:组合免疫与单针免疫均无出现副反应,提示组合免疫是安全的。组合免疫的抗体阳性率与口蹄疫、猪瘟单针免疫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组合免疫产生的伪狂犬病gB的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单针免疫的水平(P<0.01),说明组合免疫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高致病性禽流感严重制约着禽类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以H5N1为代表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能够跨越种间障碍感染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而预防禽流感的传统疫苗主要是全病毒灭活苗,该类疫苗使用量大,灭活不全时易造成散毒,并给流行病学监测带来困难。研发更加安全、高效的新型疫苗势在必行。本研究选取H5N1亚型流感病毒的HA蛋白作为靶抗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BV-G-H5N1-HA。重组病毒本身可刺激机体天然免疫反应,通过基因改造一方面能在真核细胞内大量表达靶抗原,同时可以将靶抗原展示在重组杆状病毒囊膜表面,兼具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小鼠试验结果表明,BV-G-H5N1-HA免疫组能产生较高水平的中和抗体、HI抗体,BV-G-H5N1-HA免疫组攻毒保护率达91.7%。以上数据表明,BV-G-H5N1-HA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候选疫苗,为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贡献力量,为其他亚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 防制措施 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趋势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因基因突变和重组产生的IBDV变异株和vvlBDV可逃避疫苗免疫,使IBD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大了IBD的免疫防控难度。但作为一种病毒类疾病,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由于病毒细胞受体是病毒入侵细胞的门户,以细胞受体作为抗病毒药物作用的靶位点,是抗病毒药物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