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类型异质雄性不育小麦的易恢性差异和不同恢复系的恢复力差异,采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及醇溶蛋白的A-PAGE检测方法对5种类型同核异质不育系(K706A、Va706A、Ju706A、C6706A、U706A,分别为K、Va、Ju、C6和U型)、保持系(706B)及恢复系(6521-2、LK783、1321、223原-9、9023晚、X 197、宿7078、宿968、中国春、WM5-5)进行1B/1R类型鉴定,同时对不同杂交组合F1(不育系/恢复系)的自交结实率进行异地(杨凌和三原)分析。结果表明,Va706A、Ju706A、C6706A、U706A、706B为 1BL/1RS易位纯合体,宿968、宿7078、LK783 、1321、6521-2、WM5-5、X197、223原-9为非1BL/1RS易位材料,K706A、9023晚为1BL/1RS易位杂合体。5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K型的易恢性最好,Ju型和U型居中,C6型恢复能力最差。10个恢复系中,LK783和中国春在三原和杨凌恢复度均较高,宿968的恢复能力最弱,但LK783的变异幅度较大,中国春的变异幅度较小,说明中国春恢复能力好且稳定。此外,不育系与恢复系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春小麦叶、茎、幼穗及花后3、6、9、12、15、20、25 d的籽粒为材料,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中国春小麦cDNA初级文库和次级文库,由次级文库质粒转化Y187酵母菌株构建出酵母双杂交文库。通过mating法筛选小麦粒质量基因TaDAR1的互作蛋白,以此来鉴定文库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初级文库容量为1.82×107 CFU/mL、次级文库的容量为1.91×107 CFU/mL,文库重组率均大于 96%,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在 1 000 bp 以上。酵母双杂交文库转化效率为1.97×10 CFU/μg,文库容量为2.04×107 CFU/mL。构建诱饵载体pGBKT7-TaDAR1并转化Y2H酵母菌株,经检验存在自激活现象,进一步截断检测发现此蛋白N端无自激活,C端有自激活,以BD-TaDAR1-N为诱饵载体,筛选酵母文库,获得其互作蛋白序列,并命名为TaDAR1IP,经回转验证TaDAR1-N与TaDAR1IP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表明本试验方案构建的酵母文库是高质量的有效的。为初学者构建酵母双杂文库及使用“mating”法筛选酵母文库提供借鉴,也为后续小麦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轮回选择作为群体改良的一条重要途径已在许多作物上广泛应用。作物的雄性不育又为轮回选择提供了有效的杂交工具。蓝标型不育系为隐性核基因控制的小麦不育材料。它具有矮秆、优质、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但它的抗条锈病能力差 ,遗传背景较单一。利用轮回选择既可以改良它的背景基因型 ,同时又可以将多亲本的优良性状聚集、累加 ,从而选择出优良的重组体。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蓝标型核不育的轮回选择育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麦类作物学报》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麦类作物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采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2~2004年版的数据,对该刊2001~2003年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这两个期刊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麦类作物学报》的影响因子不仅每年都在以40%的幅度提高,而且每年都比农业科学类期刊或所有来源期刊的平均值高出30%以上,尤其是2003年分别高出61.2%和62.8%;同时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在逐年大跨度提前,到2003年,无论是在农业类期刊中,还是在包含各种学科的所有来源期刊中,《麦类作物学报》均进入了前5%的高影响因子期刊行列。总被引频次虽然受到了两次更名的巨大负面影响,但到2003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不仅比两项平均值均高出13%左右,排名也明显提前,在农业科学类期刊和所有来源期刊中,均处于前三分之一的位置,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尤其是2005年变成双月刊、增加刊文量之后,这一指标一定会逐年更大幅度地提高。这说明《麦类作物学报》刊载的论文在本领域已具备了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并且仍在快速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合小麦穗突变体Sda1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寻找Sda1与其野生型叶片的差异蛋白,以Sda1与其野生型的抽穗期叶片为材料,从蛋白质提取、双向电泳条件等方面对适合Sda1及其野生型叶片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进行探索。分析试验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发现利用TCA/丙酮提取叶片总蛋白,用pH 4~7的17cm线性胶条,采用13%浓度的分离胶,上样量为900μg,利用改良的等电聚焦程序,能够得到背景清晰、分辨率高的电泳图谱;电泳图谱在低分子区蛋白点分布均匀,并且重复性好。利用PDQuest 8.0.1软件分析图谱,得到27个差异点蛋白,相比于野生型植株,Sda1突变体表现为蛋白表达量下调与缺失,发现6个缺失蛋白,21个表达下调蛋白。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际数据库收录、海外论文比、组织管理国际化、网络和编排格式国际化、国内数据库收录和引用情况等指标,分析评价了我国137种农、林、牧、渔类学术性期刊的国际化现状。结果表明,虽然已有61种期刊(占总数的44.5%)被3种以上国际数据库收录,但被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很少,只有3刊被EI收录,尚无1刊被SCI收录;2007年刊登有海外论文的期刊共19种(占总数的13.14%),但只有8种的海外论文比在3%以上;各项指标总评分小于20的期刊占51.1%,大于30的期刊占13.8%。说明我国农业学术期刊的总体国际化程度还比较低,但期刊之间差异很大;有6种期刊具有了一定国际显示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与广大作者商榷,同时为初次投稿的青年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简要论述了科技论文的题目、摘要、前言(或称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7个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并举例分析和讨论了各部分的写作技巧及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脯氨酸是小麦抵御干旱胁迫的重要调节物质,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yrrpline-5-carboxylatesynthetase, P5CS)是干旱条件下脯氨酸合成的关键酶。为了提高小麦抗旱品种的选育效率,本研究选用国内119个小麦品种(系),鉴定其萌发期抗旱性;并从中选取10个抗旱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分析响应干旱的叶片脯氨酸积累量与其抗旱性的关系;通过两组极端抗旱品种间 TaP5CS基因序列比对和随机群体验证,开发该基因抗旱相关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19个小麦品种(系)的抗旱等级不同,部分品种间相对发芽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响应干旱的叶片脯氨酸积累量与抗旱性呈正相关。 TaP5CS-1A基因在两组极端品种间基因组序列存在2个单核苷酸变异(SNP)位点,扩增第5内含子上涵盖SNP位点的1 894 bp序列,其中2个强抗旱性品种在此SNP位点不能被PflmⅠ酶切,命名为 TaP5CS-1A-a等位变异;2个弱抗旱性品种在此SNP位点被酶切为1 706 bp和188 bp的条带,命名为 TaP5CS-1A-b等位变异,以此开发分子标记TaP5CS-1A-CAPS。利用此标记检测119个小麦品种(系),采用普通PCR和半巢式PCR的方法分别进行扩增和相同酶切,结果完全一致:携带 TaP5CS-1A-a和 TaP5CS-1A-b等位变异类型的品种分别有61和58个,平均相对发芽率分别为60.7%和44.6%,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说明 TaP5CS-1A基因与小麦抗旱性相关,开发该基因分子标记TaP5CS-1A-CAPS可以用于小麦抗旱性的筛选与鉴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省(部)级及其以上期刊评比(以“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4年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和“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评选为例)中学术和效益标准的分析,发现“获奖成果论文刊载数量”这项学术质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功能和可操作性不强,学术期刊效益评价标准中的多数指标都存在很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的农艺性状,使其能够应用于杂种小麦生产,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鉴定方法对原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进行了遗传改良,初步转育出了新型蓝标型不育、保持系。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不育、保持系育性稳定,农艺性状较好,生长发育正常。这说明利用轮回选择、标记及育性分离选择是蓝标型小麦核不育、保持系转育和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