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一直是森林培育过程中受到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典型样地取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树木园不同针阔叶树种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立地条件下,人工造林后土壤养分的表聚性明显,且树种不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不同;栽植针叶树种主要是改善浅层土壤全氮含量,并明显提高0~40 cm土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而对土壤全磷、全钾含量影响不明显,甚至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而栽植阔叶树种后,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均高于对照样地,且对改善土壤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明显好于针叶树种。内蒙古林科院树木园不同树种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增加表层0~5 cm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而阔叶树种对增加全磷、速效磷含量好于针叶树种。  相似文献   
2.
风蚀坑活化形成的流动沙地直接危害草场,使土地逐渐丧失生产力。结合风蚀坑内风速变化特征,采取风蚀坑及边坡、风蚀坑积沙区沙障固沙技术,恢复风蚀坑植被。结果表明:风蚀坑及边坡设置黄柳沙障3 a,植被覆盖率达到27.0%,植物种为7种;PE纱网沙障植被覆盖率为31.0%,植物种为11种;PLA沙障植被覆盖率达到15.6%,植物种为4种;黄柳+PE复合沙障植被覆盖率达到75.3%,植物种为6种,而对照植被覆盖率为1.6%,植物种2种。在风蚀坑积沙区,设置沙障3 a后,PE纱网沙障植物种达到10种,黄柳+PE沙障为8种,PLA沙障为4种,黄柳沙障6种,而对照为1种;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50.3%、50.7%、22.7%、40.0%,而对照为4.0%。采取网格或带状PE沙障,带状黄柳+带状PE沙障对风蚀坑植被恢复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对毛乌素沙地天然臭柏种群4种形态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17个随机引物扩增出201条清晰谱带,其中194条为多态性谱带,并利用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臭柏4种形态变异类型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各类型样本多态位点百分率在79...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958号公告-12—2007(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一液相色谱法》为农业部任务指定磺胺类检测方法。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与分析,确定添加正已烷10ml,水6ml,7200rpm/min离心5分钟破乳.回收率大幅提升10.0%~47.9%之间;减去无水硫酸钠脱水步骤,提高回收率0.5~9.1%之间;改用6ml HLB小柱固相萃取,缩减时长约20min。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回收率高、杂质干扰相对减少.更加适用于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黄柳杨柴混交林固定高大沙丘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柳和杨柴生长状况、风蚀积沙特征、植物多样性和流动沙丘表面硬度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生物机械复合沙障保护营造的黄柳杨柴混交林对高大流动沙丘生态修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机械复合沙障材料黄柳和人工栽植的杨柴生长状况良好,生物机械复合沙障材料黄柳平均成活率为60.35%,沙障内栽植杨柴平均成活率为65.85%,4年生黄柳平均高度132.0 cm,杨柴平均高度99.2 cm;群落中植物种类由4~5种增加到7种,并且出现了多年生物种;混交林迎风面后积沙宽和林内地表风蚀深度都明显增大;沙面硬度值显著增大,还呈现出沿主风方向波浪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原稳装置普遍存在稳前原油含水率超标现象,导致装置运行不平稳,甚至导致液泛冲塔和黑烃事故的发生,有进行技术改造的必要性。运用烃类工艺模拟软件,对原稳装置的加热炉在不同温度下的轻烃产量、脱出水量及热流量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认为加热炉的出口温度在220℃时,原稳装置运行工况和脱出水量可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黄麻纤维沙袋沙障能够有效控制地表风蚀,促进流动沙丘植被恢复,且其顶部可人工建植,易建成植物活沙障防护体系。为了解黄麻纤维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植被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对不同埋设深度、规格、设置位置的黄麻纤维沙袋沙障顶部及沙障带间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黄麻纤维沙袋沙障设置1年后,沙障防护区内植物种类显著增加,植被盖度可达25.50%,是对照的5.89倍。(2)埋设处理有助于沙障顶部建植,全埋方式沙障顶部植物长势最好。(3)2 m带间距黄麻纤维沙袋沙障顶部植被盖度达到了25.55%,但是植物种类较少,而随着带间距的增加,植物的种类呈现增加的趋势。(4)建议将黄麻纤维沙袋沙障设置于流动沙丘迎风坡中部以下区域,并通过向沙障内部添加保水保肥材料,增加其他沙生植物种及全埋处理等方式,提高沙障顶部建植效率。  相似文献   
8.
曲娜  顾正彪  王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295-297,307
[目的]研究酶解处理对马铃薯渣理化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淀粉酶酶解马铃薯渣中的残余淀粉,释放薯渣中被淀粉包裹的纤维素,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酶解前后马铃薯渣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性.[结果]扫描电镜分析发现,薯渣经过酶解后,结构松散,且在酶解前后表现出不同的理化性质.酶解后其阳离子交换能力、纤维素转化率、膨胀力、持水力和持油力均有所提高,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也较高.酶解后的薯渣结构基团没有改变,纤维素的结晶度也没有变化.[结论]利用淀粉酶酶解马铃薯渣中的残余淀粉,酶解后薯渣的纤维素本质没有变化,却为肠道提供了一个有助于消化吸收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作为饲料添加组分.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使用Li-6400对移植成活一年、二年、三年后的15a生樟子松大树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势以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不同移植成活时间对樟子松大树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胞间CO2浓度均先减小后增加;②移植成活二年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③叶片水势不断下降;④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本维持在的7mg.g-1的水平。由于移植成活二年时最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在樟子松大树移植后的两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其成活及树势恢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使用Li-6400对移植成活一年、二年、三年后的15a生樟子松大树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势以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不同移植成活时间对樟子松大树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胞间CO2浓度均先减小后增加;②移植成活二年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③叶片水势不断下降;④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基本维持在的7mg.g-1的水平。由于移植成活二年时最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在樟子松大树移植后的两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其成活及树势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