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8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其木材纹理细致,具香气,能驱虫,耐腐力强.为名贵木材之一,植株各部均为提制樟脑、樟油的原料,供医药、香料、化工、防腐等用;种子含油量约40%,供工业用油,为制皂的好原料;根、果、枝、叶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强心镇痉、杀虫等功效.同时因其四季常绿,主干通直挺拔,分枝和萌芽能力强,树冠宽大而冠形优美,叶片光亮而浓密,被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应用于公路、园林绿化和荒山造林中.  相似文献   
2.
稀果杜鹃是贵州梵净山山顶杜鹃灌丛群丛特色物种之一,是构成梵净山杜鹃长廊景点的关键物种。采用常规群落生态学调查,对梵净山稀果杜鹃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 m2的样地中,共有维管植物15科25属27种,灌木层中稀果杜鹃重要值最高;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显示该群落多样性指数偏低,灌木层中优势种明显,物种分布随机性大,草本层物种较少,分布较均匀;群落垂直结构简单,高度集中在3~3.5 m,群落垂直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持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贵云  王进  戴晓勇 《农技服务》2009,26(10):79-80,109
贵州省天然林保护区包括乌江、赤水河、清水江3个流域内的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黔南、黔东南、铜仁、毕节等8个市(州、地)的70个县(市、区、特区)和8个贵州省林业厅直属单位9个监测县和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25.6万hm2。共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杂竹林7个森林类型。就以上森林类型的土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得出:土壤容重:灌木林>竹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土壤孔隙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木林;土壤持水性能: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木林。各森林类型的土壤持水性能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则反之。  相似文献   
4.
贵州特有植物厚壳红瘤果茶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起垄搭建塑料薄膜小拱棚,上部搭建遮阴网能获取厚壳红瘤果茶较好的扦插效果,对比试验表明:不同扦插基质比较,黄心土+珍珠岩、黄心土扦插效果较好而河沙较差,扦插成活率分别为83%、78%和63%;不同枝条年龄扦插效果差异显著,1、2、3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分别为76%、64%、0%.不同α萘乙酸浓度处理扦插成活率分别为67%、69%、70%、65%,方差分析表明,几种浓度和浸泡时间对扦插的成活率和发叶量都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α萘乙酸浸泡可以促进生根量.  相似文献   
5.
厚壳红瘤果茶种子芽砧嫁接油茶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厚壳红瘤果茶胚芽嫁接油茶培育苗木,通过移栽管理,平均成活率96. 22%、成苗率达91. 58%。0~0. 5年生苗平均高12. 3 cm,0~1. 5年生苗木平均高45. 2cm,平均地径达0. 54 cm,根系发达,Ⅰ、Ⅱ级苗出圃率达到96. 4%,苗木质量达到油茶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丰富和完善贵州杜鹃花科植物种类记录,通过对杜鹃科植物资源资料的整理和野外调查,发现贵州杜鹃花科杜鹃属4种新分布植物,分别是湖南杜鹃Rhododendron hunanense Chun ex Tam、睡莲叶杜鹃Rhododendron nymphaeoides W.K.Hu、红马银花Rhododendorn vialii Delavay et Franch和毛果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ineum Franch.var.lasiocarpum R.C.Fang et C.H.Yang,初步描述了4个种在贵州所属亚属或组内与其他种类的区别及其生长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7.
篦子三尖杉的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篦子三尖杉不同长度扦插穗条、不同植株部位插穗和插穗的浸泡处理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插穗长度对篦子三尖杉扦插成活率没有影响,不同部位插穗扦插成活率差异大,以上部和中部1级枝成活率最高,其次是上部2级枝,最低是中部3级枝和下部2、3级枝;不同浸泡处理中,篦子三尖杉扦插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处理中,ABT处理会促进多发根;不同枝条长度和不同处理方式对篦子三尖杉插穗发枝量没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植株部位插穗发枝量有差异,中上部一级枝发枝量多.  相似文献   
8.
为余甘子天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对6个天然居群68个余甘子单株的17个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观测,利用巢式方差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其变异规律进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68个余甘子单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余甘子果实描述型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6831~1.6606,果实颜色较大,腹缝线形状较小。6个居群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1.73%~25.47%;11个表型性状的变幅为6.16%~43.35%。居群内变异(54.79%)大于居群间变异(20.95%),居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7.50%,各性状均有一定程度分化。11个表型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果横径、果纵径、单果重、单个果肉重、果核重、果核横径、果核纵径、果肉厚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各性状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相互协调性。11个表型性状归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3.37%;表型性状综合得分P6居群的58号单株F值最高,为1.82,综合表现最好; P1居群的2号单株F值最低,为-2.24,综合表现最差。6个余甘子天然居群的果实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有变异,果实、种子的质量性状变异较高,其适应性潜力相对较大;形状性状相对稳定,不易产生变异。余甘子果实表型性状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变异,收集保存余甘子种质资源时应增加居群内个体数量,并优先收集有特殊表型的单株。  相似文献   
9.
戴晓勇  陈景艳  李慧  文弢  杨承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02-4003,4006
通过对贵州龙胆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并查阅相关资料,初步阐述了贵州龙胆科植物的资源状况和观赏特性,介绍了贵州龙胆科植物的观赏种类。  相似文献   
10.
贵州油茶区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贵州现有传统栽培和自然分布油茶林的分布区域、地貌、土壤、岩石、海拔以及面积、年龄、产量等的调查,以《贵州森林》的自然地理分区为基础,综合贵州气候区划、现有油茶分布和产量,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现状,对贵州油茶栽培进行了区划,划分了优先发展区、次优先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和限制发展区及其栽培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