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巨峰’等14个葡萄品种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保存温度和培养基表面覆盖矿物油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可有效延长试管苗的继代间隔时间,转入常温培养后恢复生长良好,但不同品种适宜的温度不同。设定存活率降至30%~40%时的保存时间为最长继代时间,‘红斯威特’‘莫丽莎’‘皇家夏天’‘克瑞森无核’葡萄最适低温9℃,可保存850 d以上,部分可至1060 d;‘巨峰’‘巨玫瑰’‘皇家秋天’‘火焰无核’‘夏黑’‘公主’‘粒粒特’‘赤霞珠’‘美人指’‘魏可’最适低温12~15℃,可保存350~600 d。葡萄试管苗低温保存前需常规培养一段时间(预培养),并根据培养温度及品种决定适宜的预培养时间,一般为7~21 d。接种不带叶片的单芽茎段并立即在培养基表面覆盖6~8 cm厚矿物油能将多个葡萄品种试管苗在常温下的继代间隔时间由150 d延长至420 d,将矿物油倒出,试管苗即可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苹果抗病性,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片转化法,将带有NPTⅡ筛选基因、GUS标记基因及β–1,3葡聚糖酶目的基因质粒导入‘富士’和‘嘎拉’苹果。具有卡那霉素(Kan)抗性的转化株系,经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扩增检测,得到17个‘嘎拉’阳性株系和11个‘富士’阳性株系。选取‘嘎拉’和‘富士’各3个阳性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所试转化株系中。选取‘嘎拉’及‘富士’各5个阳性株系进行半定量RT-PCR检测,除1个‘富士’株系没有条带外,其余株系均有阳性条带,且各条带的明亮清晰程度有差别,说明不同转基因株系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有差异。转化植株离体叶片接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抗病性表型检测结果证实,‘嘎拉’10个转化株系中8个株系表现抗病,7个‘富士’转化株系中2个株系表现一定的抗病性,抗病性的增强与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延长葡萄试管苗种质离体保存的继代间隔时间,降低接种频率,本试验以‘巨峰’‘赤霞珠’‘四倍体玫瑰香’‘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研究培养基中附加缩节胺或烯效唑及培养基表面覆盖无菌水对葡萄试管苗延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附加250 mg/L缩节胺可用于‘赤霞珠’试管苗延缓生长保存,接种后180 d存活率由对照的零存活提高到100%,去掉缩节胺后试管苗当代即恢复生长。培养基中附加0.5~1.0 mg/L的烯效唑对延长‘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葡萄试管苗继代间隔时间有良好作用;培养基表面覆盖20~40 mL无菌水能有效减少培养基水分蒸发,延长继代间隔时间,且对‘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试管苗生长状态无显著影响;培养基附加1.0 mg/L烯效唑及表面覆盖40 mL无菌水的组合处理有效延长了‘巨峰’‘四倍体玫瑰香’和‘克瑞森无核’试管苗保存时间,180 d时,3个品种试管苗存活率分别由只加烯效唑单一处理的55%、50%和70%提高到组合处理的100%。附加烯效唑处理的试管苗除‘巨峰’试管苗在第1代恢复正常生长外,其它品种在常规培养第2代恢复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水杨酸诱导鸭梨抗黑斑病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以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梨园鸭梨叶片和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梨黑斑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致病性检测,利用形态观察及真菌ITS、HIS、RPB2、ACT多基因综合鉴定法明确鸭梨黑斑病致病菌的类型;鸭梨离体叶片通过针刺接种黑斑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侵染0,6,12,24,48,72,96,120 h,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水杨酸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0,72 h内源水杨酸含量的变化;利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0.002,0.02,0.2,2.0,10.0,20.0 mmol/L)测定其对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外源0,0.02,0.2,2.0 mmol/L水杨酸处理鸭梨果实,接种黑斑病菌并观察其抗病效果。结果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梨园中鸭梨黑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链格孢菌,鸭梨离体叶片接种黑斑病菌后,72 h游离态水杨酸含量由0 mg/g增至0.02 mg/g,结合态水杨酸含量由0.47 mg/g增至1.55 mg/g, SA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Pbrgene12425、Pbrgene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