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对数级数模型、分割线段模型、几何级数分布模型来拟合珍稀植物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并用卡方临界值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对数级数分布可用于描述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种-多度分布格局;而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适合于灌木层种-多度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杉木种源选择的投影寻踪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的投影寻踪法是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把每一个种源的多指标投影成一维的指标值,根据投影值的大小就可直接进行排序.以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种源试验为例,采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法开展杉木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长快、生长量大、材性好的角度考虑,福建南平是最好的种源;闽北地区杉木种源的调拨以南平种源为佳,其次为湖南会同种源.这与实际试验结论相符,也与应用层次分析法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应用改进投影寻踪法开展林木种源选择是可行的、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福建省惠安县不同林龄短枝木麻黄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小枝单宁含量及氮磷再吸收率的研究,探讨了短枝木麻黄林分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保存策略。结果表明,幼龄林(5年生)成熟小枝中的总酚(TP)、可溶性缩合单宁(ECT)总缩合单宁(TCT)含量及蛋白质结合能力(PPC)显著高于成熟林(21年生)和衰老林(38年生)。随着林分发育,成熟小枝中N含量显著升高,而P含量呈降低趋势。不同发育阶段林分成熟小枝中N:P比均大于20,且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升高。磷再吸收率(PRE)显著高于氮再吸收率(NRE),均以成熟林分最高。这表明短枝木麻黄小枝单宁含量与养分再吸收受林龄影响,其养分保存机制会随着林分生长发育的变化而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干扰强度对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干扰梯度下形成的3个森林类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这3类森林群落结构特征对不同干扰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特征、乔木层物种的重要值及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对不同强度的干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各群落乔木层物种数逐渐减少,各层物种多样性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干扰强度中等的针阔混交森林中灌木层种类最多。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平潭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按垂直距离海岸线的远近划分的基干林带后沿片林、基干林带后沿林带、基干林带前沿林带和基干林带前沿等4个典型类型林带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4个典型类型样地组的物种数分别为15、10、11和9个;平潭沿海防护林人工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均受人工调控的影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乔木层最低,灌木层次之,草本层最高;多样性 Shannon’指数与均匀度 Hurlbert’指数均能较好反映人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了短枝木麻黄小枝分解失重率与各基质质量(尤其是单宁)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优回归模型,并分析了单宁与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正常林和衰败林凋落小枝分解的半衰期分别为0.78和0.71 a,分解95%的时间分别为3.36和3.05 a。采用修正的Olson指数衰减模型对正常林和衰败林中凋落小枝分解残留率和时间进行模拟,正常林和衰败林中凋落小枝的Olson指数衰减模型R2分别为0.969和0.984,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凋落小枝的分解动态。通过探讨短枝木麻黄凋落小枝分解失重率与各基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失重率与单宁和养分之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正常林:y=-45.949 3-1.457 4x1+0.194 0x3+1.244 8x4+0.660 9x5,P0.001;衰败林:y=15.144 1-1.555 1x1-27.237 2x2+0.185 8x3+0.576 1x5+0.516 9x7,P0.001)。对凋落小枝分解过程中单宁和养分之间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正常林中,P含量与总酚(TP)含量以及N含量与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PBCT)含量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衰败林中C∶N与TP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线法,对福建平潭长江澳木麻黄基干林带及工程沙障各季度防风效能和粗糙度进行评价,并将防风效能指标与测树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基干林内各季度各梯度林带随着距迎风面距离的增加,风速逐渐下降,防风效能和粗糙度逐渐上升;(2)各季度基干林内0~150 m范围,在2 m、1.5 m 和0.5 m 高度处,总体上分别存在3个、5个和4个差异显著(P〈0.05)的风速梯度,3个、4个和4个差异显著(P〈0.05)的防风效能梯度,4个差异显著(P〈0.05)的粗糙度梯度;(3)工程沙障各季度均存在较明显的防风效能和粗糙度;(4)除了冬季防风效能、粗糙度、树高和胸径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季度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风速与防风效能、粗糙度、树高和胸径呈负相关,可决系数R^2≥|-0.680|,防风效能、粗糙度、树高和胸径间呈正相关,可决系数R2≥0.490;(5)根据目前木麻黄基干林带的经营方式,至少应营建150 m宽的基干林带,才能有效降低海岸风口风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