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荸荠’杨梅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气象因子对‘荸荠’杨梅成熟度的影响,为特色杨梅生产和品质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以‘荸荠’杨梅单果重(外观指标)、可溶性固形物(风味指标)、可食率(质地指标)为参考数列,以‘荸荠’杨梅果实成熟期内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参比数列,对‘荸荠’杨梅成熟度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荸荠’杨梅单果重与果实成熟期的相对湿度的关联度最大,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热量指标;相对湿度除6月中旬外,其余各旬对单果重的影响均较密切,5月中旬平均气温、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大,5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最低气温对可食率影响最大。因此,影响‘荸荠’杨梅成熟度的气象因子及其时段效应均存在差异,在具体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新旧膜棚内小气候差异及其对樱桃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千禧樱桃番茄为研究材料,对新旧膜棚内冬春季大棚密闭保温时段和春夏季全天通风时段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樱桃番茄生育期并记录测定两种棚膜栽培条件下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全生育期新旧膜棚内均可比外界提高日均温近3 ℃,且两者差异不明显;冬春季晴好天气下,大棚密闭的白天时段,新膜比旧膜增温效果好;其余时段无论晴雨或大棚开闭与否,两者增温、保温效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季节或通风与否,旧膜的棚内湿度均显著低于新膜,平均偏低3.6%,旧膜在降湿防病方面有一定作用;新旧膜棚内光照差异明显,新膜棚内太阳辐射平均值比旧膜棚高20.6%;在新膜条件下,可以不同程度地将樱桃番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提前3~5 d;果实大小和病果数受新旧膜影响差异显著;单果质量、果实含糖量以及果实产量等其他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南方双膜塑料大棚内气温的谐波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针对南方双膜塑料大棚棚内温度模拟的研究较少,普适性也有待近一步提高。本研究基于2010—2014年的南方代表性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观测数据,利用谐波法构建适用于南方地区双膜覆盖塑料大棚棚内温度的逐小时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阶谐波(基波+2次谐波)能较好地反映南方双膜覆盖大棚内温度的变化特征。基于棚外温度的谐波特征参量及其他气象要素构建的棚内温度预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天气情况下(晴、多云、阴)双膜覆盖大棚的棚内温度日变化。模型回代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天气条件下绝对误差的日平均值小于1.8℃。模型对不同时间段棚内温度的模拟精度呈夜间白天,对棚内日最低温度的模拟效果突出,不同天气条件下最低温度的预报的绝对误差均低于1.2℃,模型对最高温度的预报精度较最低温度偏低0.5~1℃。  相似文献   
4.
以‘红颊’草莓为试材,以常规地栽模式为对照,研究南方大棚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产生的光温效应变化,分析A字型栽培架不同层数对草莓全生育期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优栽培槽层数。结果表明,A型架上层有较好的光温条件,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应用A字型立体栽培架,早期(12月—次年2月)产量和产值明显优于常规地栽,后期(3—5月)由于植株早衰采收期提前结束,产量下降明显。整体来看,4层栽培槽模式下草莓果实品质更为优良,与常规地栽相比,早期产值明显提高59%,可以获得比常规地栽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增产潜力较大,适合在草莓立体栽培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慈溪地区日光温室气温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冬春季日光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合理调控日光温室气温,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利用浙江省慈溪市气象局设施农业基地的标准塑料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对比观测试验数据,对不同天气类型下温室内外气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慈溪地区日光温室室内日平均气温均高于室外,温室内外气温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温室内外气温差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2)室内气温不同天气类型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白天气温变化速度总体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夜间各天气类型气温变化均较平稳;(3)不同天气类型下室内外气温的关系显著,两者相关性表现为:雨天>阴天>多云>晴天。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宁波地区设施草莓品质时空分布特征,评估设施草莓生产布局的合理性,利用2010—2014年大棚草莓品质及棚内外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回归法构建大棚草莓综合品质模型,结合307个自动气象站资料,模拟近10年宁波地区设施草莓品质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品质预报模型能较好模拟各品质要素,对单果重、平均果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畸果率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401 g、028 cm、085%和360%。近10年,宁波地区设施草莓综合品质呈先升后降,地区差异呈逐年增大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分布,品质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奉化中南部、余姚、鄞州东部和宁海东南部的部分地区。受地形和种植效益等要素影响,宁波大棚草莓的主要种植区和品质高值分布区分布存在差异,但高品质区和耕地叠加区域周边均有草莓种植,一定程度保证了宁波地区设施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建立以浙江慈溪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气候相似区域无加温大棚草莓产量预报模型。根据冬春季大棚草莓主要生育期和果实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2011—2021年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慈溪)大棚草莓产量统计数据、产量形成期大棚内各小气候要素气象资料为研究基础,采用多项式预报法,构建基于有效积温和辐热积等小气候关键因子与产量的多元回归模型,从而建立江南地区大棚草莓产量预报模型。所建产量预报模型平均精度达95.3%,最低精度在90%以上,有较好精度,可提供较为准确的大棚草莓年产量预报信息,可为江南地区大棚草莓及其他气候相似区大棚果蔬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产量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强寒潮天气南方塑料大棚防御冰冻灾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对安装在南方地区常见塑料钢管大棚内的自动气象站和棚内栽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对比在强寒潮天气背景下,大棚2层保温膜+增温补光灯+遮阴网(Ⅰ)和3层保温膜+遮阴网(Ⅱ)2种保温措施的增温效果优劣。结果表明,采用保温措施(Ⅰ)和(Ⅱ)可分别将棚内温度提升(8.6±2.5)℃和(6.2±1.1)℃,措施(Ⅰ)增温效果更显著。同时,对近3年冬春季多层覆盖大棚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当外界气温降至-5~0℃以下时,2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1~6.5℃,3层棚膜保温可使棚内作物冠层(0.5 m)增温6.9~7.2℃,可保证夜间大棚内温度在0℃以上。综上分析,结合设施大棚作物生理特性,构建了一套南方塑料大棚抵御低温冰冻灾害的气象指标和防御技术措施集。  相似文献   
9.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国槐  费玉娟  杨再强  汤晨阳  黄海静  孙军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36-10938,10941
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介绍国内外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模型,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开发、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了当前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0—2014年慈溪市气象局草莓实验大棚的产量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探索实际生产过程中设施草莓产量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并利用一次累加回归分析法构建适宜浙江地区的设施草莓产量动态模型。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5 ℃积温、光合有效辐射对浙江省设施草莓产量形成影响显著。不同产果阶段各气象指标(日平均气温、光合有效辐射、辐热积指数)对草莓产量的动态模拟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产果初期,日平均气温>辐热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产果盛期和末期,辐热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日平均气温;整个生育期,辐热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日平均气温。各指标对不同阶段产量模拟精度为:日平均气温表现为产果初期>产果盛期>产果末期;辐热积指数和光合有效辐射的模拟效果时间变化趋势与日平均气温相反;2月份各指标的模拟精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